【內容提要】共同侵權案件在民事審判中大量出現,特別是在基層法院,盡管我國相關法律對共同侵權行為做了詳細的規定,但是對于在審判實踐當中,操作卻仍然有困難,各地法院的判決和認定,以及責任的劃分不盡相同,甚至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不利于司法權威及穩定性。本文試從共同侵權的概念特點入手,深入分析共同侵權的規則原則,在審判實踐上作出指導意見。【關鍵詞】共同侵權責任劃分審判實踐一、共同侵權的概念及其特點什么是共同侵權?各家說法都不盡相同,通說認為,共同侵權是指加害人為二人或二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合法民事權益造成損害,加害人應當承擔連帶責任的侵權行為,其法律特征概括如下:1、侵權行為主體的復數性侵權行為主體的復數性是指實施侵權行為一方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如果侵權行為主體僅為一人,則無論實施何種行為都不構成共同侵權行為。侵權行為主體既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2、侵害對象及損害結果具有同一性。侵害對象的同一性是指共同侵權行為致損的對象可以是人身或者財產或財產性利益,但這些權利或利益必須屬于同一民事主體;損害結果的同一性是指共同侵權行為所導致的損害后果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3、侵權行為人主觀過錯的共同性侵權行為人之間在主觀上具有共同過錯,即在數個共同行為人之間須有共同致人損害的故意或者過失。基于此,而使數個行為人的行為連結為共同行為。共同侵權行為與共同犯罪不同,不僅是共同故意可以構成,而且共同過失也可以構成。主觀過錯的共同性是行為人是否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的關鍵性特征。4、共同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受害人的損失只有是在由共同侵權行為人的行為造成時,共同侵權行為人才可能承擔共同侵權責任。即共同侵權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必須存在因果關系。5、侵權責任的連帶性。共同侵權行為人對受害人所應負的連帶責任,是指受害人有權向共同侵權人中的任何一人或數人請求賠償全部損失,而任何一個共同侵權人都有有義務向受害人負全部的賠償責任。共同侵權行為人基于共同的加害行為及結果,決定了主體責任的不可分割性,各侵權行為人都應對共同的損害結果承擔全部賠償責任。二、共同侵權的規則原則1、當前學術界的兩種主要觀點(一)共同意思說(又稱主觀說)。主張共同侵權行為的成立,不僅加害人之間有共同行為,而且必須有通謀的意思,即使沒有共同的通謀的意思,也至少對損害有共同的認識。具體說來,又有兩種觀點:其一,主張各行為人之間應有共同通謀,方構成共同加害。依德國法,要以有意思聯絡為必要;其二,主張數人之間不必要求有意思聯絡,但要求必須有共同認識,方可認定為共同加害行為。(二)共同行為說(又稱客觀說)。這里的共同是指行為人之間客觀行為的共同,其也有兩種觀點:其一,主張各行為人不法行為共同產生同一損害后果的,縱使行為人相互間沒有意思聯絡或共同認識,只要有共同過失亦可構成共同加害行為。其二,主張各行為人只要在事實上有同一損害后果發生,毋需任何故意或過失亦構成共同加害行為。2、兩種學說的內在缺憾筆者認為,不論是共同意思說,還是共同行為說,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有其各自的缺憾。第一,數人雖無意思聯絡,但因共同行為而造成同一損害,而損害結果中各人的加害部分無法確認和分開的情況是常見的,在這種情況下,損害結果在客觀上是連帶不可分的,依共同意思說,不讓加害人負連帶責任,僅讓加害人就其各自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害負責,那么,被害人事實上很難區分哪一部分損害為何人所致,而分別請求賠償。顯然對被害人疏于保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環境損害賠償的方式有什么
2021-02-26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保障性住房能抵押貸款嗎
2021-02-10關于建設工程糾紛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1-03-24如何打專利官司
2021-02-07在哪些情形下勞動合同將會終止效力
2021-02-12勞動合同逾期多久視為解除
2021-03-19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用人單位欠繳保險如何維權
2021-03-23保險公司不賠錢怎么辦
2020-12-17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土地轉讓合同印花稅收費標準是什么呢
2021-03-07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如何申請征地拆遷信息公開
2021-02-13拆遷安置補償沒有談攏,拆遷方可以強制拆房嗎
2021-02-04拆遷補償中,安置面積包不包含公攤面積
2021-03-07拆遷公司的人員有拆遷主體資格嗎
2021-03-07因拆遷引起的房產證事項法院會受理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