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因自已的妻子吳某與鄧某偷情的事懷恨在心,一直想找機會報復鄧某。2007年7月15日晚上7時許,王某在河邊散步的時候,突然發現鄧某一個人在河邊打電話,而且樣子看起來非常開心,王某頓時想到鄧某可能正在與自已的妻子吳某調情,又聯想到上次發現鄧某與其妻子吳某偷情的事,心情一下子變得憤怒起來,便隨手在地上撿起一根木棍,沖到鄧某面前就是一頓暴打,邊打邊叫道:“打死你這個兔崽子,叫你偷我的老婆”。鄧某一邊躲閃一邊抵擋,退到無路可退時,便欲將木棍奪下,爭奪中鄧某將王某推至河水中,不料王某不諳水性,大聲呼救。鄧某聽到王某呼救,本想拉王某上來,但想到自已與王某的妻子吳某偷情的事即然被王某發現,王某一定不會這么輕易的放過自已,故決定不理會王某的呼救而離去,王某最終因溺水而身亡。
分歧:
對本案的定性,產生了三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鄧某的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因為從本案中可以看出,鄧某明知王某不諳水性,很可能會因溺水而身亡。在王某大聲呼救的情形下,而不予以理睬徑自離去,其主觀上對王某的死亡是一種放任態度。客觀上實施了把王某推入水中的行為,雖然該行為是正當防衛行為,但實施了正當防衛行為之后,造成了王某溺水的危險狀況,此時,鄧某因自已推他人掉入河水的危險行為引起了救助的義務,但鄧某放任了自已的危險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屬于刑法規定的不作為犯罪。因此,鄧某構成故意殺人罪。
第二種觀點認為,鄧某的行為構成過失殺人罪。雖然鄧某是為了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才將正在暴力行兇的王某推入河中,最終導致了王某溺水身亡,此行為構成了刑法上的正當防衛,但鄧某應該知道自已與他人在河邊推搡可能導致他人墜河而亡的結果,況且在聽到王某的呼救而仍不予以理睬徑自離去,其主觀上對王某的死亡至少存在著一定的過失,客觀上實施了刑法上的不作為犯罪即對落水的王某不予以救助的行為。故應認定鄧某構成過失殺人罪。
第三種觀點認為,鄧某不構成犯罪。本案中,鄧某的行為顯然構成正當防衛,況且王某在本案中屬于暴力行兇。根據刑法的規定,“正在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它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且鄧某對王某掉入河水中的危險也沒有法律上救助的義務。故鄧某對王某的死亡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管析:
筆者同意第三種意見,其理由主要是:
從本案中可以看出,鄧某實施了兩個與刑法有關的行為:
一是與王某爭奪木棍并將王某推入河中的行為。此行為屬于刑法規定的正當防衛,雖然鄧某將王某推入河中的行為與王某的死亡結果之間是有著刑法上的因果關系,鄧某對其行為所造成的后果主觀是有過失的,但是由于鄧某的行為具有保護自已合法利益而反擊侵害者的正當事由,因而阻卻違法,構成了正當防衛。根據我國的刑法規定,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況且本案也不存在著防衛過當的問題,因此,此行為不構成犯罪。
二是對王某不予以救助的行為。此行為屬于不作為。對鄧某不予以救助王某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首先要考查的是鄧某是否對王某有刑法所規定的救助義務。根據刑法的相關規定,目前不作為犯的義務來源,主要有四種(一)法定義務;(二)職業或者職務義務;(三)法律行為引起的義務;(四)危險的先行行為引起的義務。本案中,鄧某的情況是屬于第四種,鄧某先前行為是為了實施正當防衛而將王某推入河中,對王某的生命造成危險。先前危險行為要引起刑法上的救助義務,不僅必須具備導致危害結果發生的迫切危險,同時還必須是違法的行為,合法的行為本身不能導致救助義務。鄧某的先前行為屬于正當防衛,所以不能產生刑法上的對王某的救助義務,沒有救助義務就不能構成不作為犯罪。故其對王某不予以救助的行為不構成犯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景區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4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
2021-02-20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2用益物權有哪些特征
2021-02-03房產抵押有什么流程
2020-12-23行政處罰停產停業多長時間
2020-11-14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怎么讓法官調解離婚
2020-12-26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保管物因自身瑕疵毀損損失誰來承擔
2021-03-24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常見糾紛剖析
2020-11-09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保險公司不予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