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和債務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比較常見的人群,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債務人和債權人常有人會將它們混淆,其實債務人和債權人不管是在法律意義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是不一樣的,對于大家的困惑,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假設債務人和債權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區別?
一、定義上的區別
債的關系中有權利要求另一方(債務人)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權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特定的權利主體才有權要求義務主體履行約定的義務。負有履行義務的人如不履行義務,債權人有權請求司法機構強制其履行。如果債權人由于對方不履行義務而遭受到經濟上的損失,有權要求賠償。
債權人還享有代位權和撤銷權。代位權是指債權人以自己的名義,代債務人行使其為第三人的權利,其后果由債務人承擔的權利;撤銷權是指債權人對債務人有礙于債權實現的法律行為享有的請求撤銷這一行為的權利。債權人可以是公民或法人,也可以是國家。
債的關系中有義務按約定的條件向另一方(債權人)承擔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當事人。在債的關系中,債務人是特定的,只有該義務主體才必須向債權人承擔交付財產、提供勞務和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的義務。債務人可以是公民,可以是法人,國家作為民事主體出現時也可以具備債務人的資格。
二、權力上的區別
1、同時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同時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另一方當事人在同時履行的時間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約定履行的,有權保留自己的給付義務,這種保留給付的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2、后履行抗辯權。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未按約定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不履行的權利,這種權利就是后履行抗辯權。《合同法》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3、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又稱先履行抗辯權,指雙務合同成立后,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證據證明對方不能履行義務,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義務的可能時,在對方沒有履行或者提供擔保之前,有權單方中止履行合同義務。
對于它們來說不管是在它們各自的定義上還是在它們所對應的權力上,都是有一定的區別的,特別是在所擁有的權力上,對于債權人來說它有特定的義務主體,沒錯,那就是所對應的債務人,也就是說對于債權人來說債務人是特定的。
債權債務訴訟時效
債權債務糾紛訴訟時效
債權債務糾紛之為當事人成功追回欠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方案有哪些
2021-02-14書記員是否屬于司法行政人員
2020-11-28醫療糾紛裁決后多久執行
2021-01-24哪些使用注冊商標行為應限期改正
2021-03-06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監護人有權禁止未成年人談戀愛嗎
2021-01-26交通事故起訴程序有哪些
2021-01-07商家履行不了合同怎么賠償
2021-02-23闖紅燈有哪幾種情況
2021-02-06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者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必須要進行鑒證?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2-26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如何審核勞動合同,審核勞動合同要點是什么
2021-02-15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實習期員工如何保障自己權益
2020-11-24產品責任險中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2-06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