羈押期限屆滿,案件未結時能繼續羈押犯罪嫌疑人嗎
那么到底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有多長呢?
根據法律規定,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后的偵查羈押期限一般案件不超過兩個月,案情復雜的不超過3個月。但有四種重大復雜案件經省級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再延長兩個月:
一是交通十分不便的邊遠地區的重大復雜案件;
二是重大的犯罪集團案件;
三是流竄作案的重大復雜案件;
四是犯罪涉及面廣,取證困難的重大復雜案件。
此外,對可能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經省級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再延長兩個月。
對人民檢察院決定需要補充偵查的案件,應當在一個月以內補充偵查完畢,補充偵查以兩次為限;檢察機關對審查起訴的案件不得超過一個半月;一審、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各自不超過一個半月;上述四種重大復雜案件,經省級高級人民法院批準或者決定,可各再延長一個月;如果檢察院提出需補充偵查,應在一個月內補充偵查完畢。
如果到了法定期限不能辦結,對于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則上應當釋放。對于還需要繼續偵查、審查決定是否提起公訴或者繼續審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這樣規定,有利于敦促司法機關抓緊時間辦案,減少久拖不決的案件數量,有助于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超期羈押問題。
如果司法機關在羈押期限屆滿后仍不放人的,作為公民應當如何處理呢?
法律對此也有規定,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對于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
這里的“法定代理人”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父母、養父母、監護人和負有保護責任的機關、團體的代表;“近親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其他辯護人”是指人民團體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人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監護人、親友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擔任辯護人的。
司法機關對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如何處理,法律規定了三種辦法:一是對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應當予以釋放;二是對于取保候審超過十二個月或者監視居住超過六個月的,應當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三是變更強制措施,如對被羈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羈押,改為采取取保候審。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近親屬是否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2021-03-14打官司怎樣請律師,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24經濟犯罪是否應該取消死刑
2021-03-14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拒收事故認定書怎么處理
2021-01-14借貸糾紛夫妻是否共同賠償
2020-11-15銀行不同意放款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2-12在學校被傳染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7農村拆遷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1-02-20公司名稱變更影響公司認證嗎
2020-11-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
2021-03-21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新車投保應注意什么問題
2020-11-28外貿保險單背書
2020-12-15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多少
2021-03-19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濟南的房屋拆遷補償怎么樣規定的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