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在合同中一方不遵守給付責任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選擇終止合同的效力,這就是抗辯權。抗辯權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不安抗辯權,一種是先履行抗辯權,還有一種是同時履行抗辯權,那么不安抗辯權訴狀行使的條件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
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是指
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
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二、不安抗辯權訴狀行使的條件
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有以下四種情況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訴狀,一種是企業的經營情況不是很好,一種是企業轉移財產,一種是企業喪失了商業信譽的,還有一種是喪失了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因為不安抗辯權想要起訴的話就可以用到不安抗辯權的訴狀了。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第二次起訴離婚訴狀
2020-12-14向外國請求送達文書,請求書應載明內容
2021-03-04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雇傭關系和勞務關系的區別
2021-02-23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保險責任糾紛中有哪些常見法律問題
2021-02-0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時保險公司的責任該如何承擔
2021-03-06保險理賠有時間限制嗎
2020-11-23車輛沒買強制險會受處罰嗎
2020-11-20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拆遷后拆遷補償協議書有什么作用
2021-01-03農村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5沒有房產證可以進行拆遷嗎
2021-02-09買拆遷安置房應該特別注意什么事項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