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如果在合同中一方不遵守給付責任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選擇終止合同的效力,這就是抗辯權。抗辯權有三種不同的情況,一種是不安抗辯權,一種是先履行抗辯權,還有一種是同時履行抗辯權,那么不安抗辯權訴狀行使的條件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不安抗辯權
不安抗辯權是民法中抗辯權的一種。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是指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確切的證據證明后履行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情況,可暫時中止履行的權利。
規定不安抗辯權是為了切實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防止借合同進行欺詐,促使對方履行義務。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如下:
(一)因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且兩債務間具有對價關系。
(二)主張不安抗辯權的一方應當先履行債務,且其債務已屆清償期。如果履行期未屆至,先履行方只能暫時停止履行的準備,無從停止履行。不安抗辯權適用的雙務合同屬于異時履行。是指
雙方履行存在的時間順序,即一方先履行,另一方后履行。
(三)先履行方有確切證據證明后履行方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它包括三個要素:
1、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的原因有:①財產顯形減少。包括經營狀況惡化、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②喪失商業信譽;③提供勞務或完成工作的合同中,債務人喪失勞動能力;④給付特定物
的債務中,該特定物喪失。
2、后履行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能力發生于合同成立之后。
3、先履行方對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先履行方主張不安抗辯權,必須有對方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確切證據,而不能憑自己的主觀猜測。否則,將會因擅自中止合同履行而承擔違約責任,從而使自己處于極為不利的地位。
二、不安抗辯權訴狀行使的條件
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有以下四種情況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訴狀,一種是企業的經營情況不是很好,一種是企業轉移財產,一種是企業喪失了商業信譽的,還有一種是喪失了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因為不安抗辯權想要起訴的話就可以用到不安抗辯權的訴狀了。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公文種類包括哪些
2020-11-29公安機關偵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檢察院管轄的貪污賄賂案件時如何處理
2020-12-11不可撤銷的反擔保函是如何的
2021-03-20普通合伙企業的退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2-23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交通事故對方全責應該賠償多少
2020-12-23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北京市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2008版)北京公司法律顧問律師
2021-01-19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運輸貨物毀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2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責任無法認定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3-12學生在校跳樓身亡保險有賠嗎
2021-03-01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被保險人在投保后應該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