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立案的刑法認定:
個人信息的識別性:比較國內理論界和國外立法對個人信息的定義,可以看到,對個人信息概念定義的差別主要集中在識別性和隱私性兩種分歧上。關聯說對個人信息的定義較為寬泛,其將所有與個人相關的信息都囊括其中,“以任何形式存在并與個人存在關聯的信息”涵蓋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概念仍然具有模糊性,不利于司法實踐中對個人信息的準確認定;而且事實上任何信息都能與不特定的人沾上千絲萬縷的關系,如果將所有與個人相關聯的信息都納入刑法保護范圍,也容易造成犯罪打擊面的擴大化。因此,本文并不贊同關聯說。
而在識別性與隱私性之中,本文傾向于將識別性作為認定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理由在于:第一,相對于識別性而言,隱私性并沒有一個符合社會一般標準的定義,是否屬于個人私密領域,是需要通過權利人的主觀感受來進行辨認和定奪的。同樣類別的個人信息,有的人認為屬于隱私,而另外的人卻并不介意公開。以隱私性作為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并不能做到有效甄別和區分。第二,個人隱私與個人信息并不完全等同,部分個人信息雖然可以公開,但仍然應當在法律的保護范圍內。法律對個人信息的保護不僅僅是對于個人隱私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對社會秩序的保護,保障社會個人免受因信息泄露而可能遭受的危害。第三,信息泄露的危害在于獲取信息者能夠通過信息鎖定特定的個人,并通過信息反映的特定個人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侵害行為甚至犯罪行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本質上就是為了保障根據個人信息所識別出來的每一個具體個人享有的免受侵害而正常生活的權利。因此,以識別性作為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能夠合理地涵蓋刑法所應保護的范圍,從而有效、精確地打擊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益。??
刑法規范的路徑
構建不同類型個人信息效力等級的計算框架:在確定公民個人信息的核心屬性后,我們回到圖表1所反映的問題:個人信息認定的雜亂無序和跨類繁多。根據統計情況來看,實踐中認定的個人信息類型大概有身份信息、財產信息等6大類,姓名、電話、地址等22小類。但同時,未明確認定個人信息類型的案件有52起,占到總數的36.6%。顯然,這52起案件中的個人信息能否成為適格的犯罪對象,法官并不能作出有效判定。那么,哪些信息單獨或同時存在時能夠達到可識別性的要求,從而成為適格的犯罪對象呢?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1.劃定個人信息識別效力等級
個人信息的基本功能在于識別特定的個人,而不同種類的信息在識別能力上是不同的,因此,雖然較多種類的信息都屬于刑法保護的范圍,但并非每一類信息都能獨立成為本罪的犯罪對象。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本罪的個人信息時,就需要先對信息的識別效力進行分類和劃定,可以包括以下三類:第一,唯一性信息。如身份證號、指紋、DNA鑒定等,該類信息為個人唯一專有,具有完整的識別能力,即使群體眾多,也能從中毫無差錯地識別出單獨的個人。第二,有效性信息。如姓名、電話、消費記錄等。該類信息一般情況下為個人專有,但并不具有唯一性,存在重復的可能。第三,共享性信息。如年齡、職業、學校等。該類信息并非個人專有,而是部分群體共同享有的信息,識別效力較低。在效力等級上,唯一性信息>有效性信息>共享性信息。
2.構建個人信息識別效力計算框架
在劃定的個人信息識別效力等級中,屬于第一層級的唯一性信息識別效力最高,如指紋、DNA等生物性信息屬于先天個人專屬信息,以目前醫學角度來看,每個人的DNA結構都各不相同,能夠直接鎖定特定的個人。與此相類似,身份證號等標識性信息屬于后天個人專屬信息,是國家為了進行有效地識別和區分個人而設立的信息,其本身存在的功能即是個體識別,也具有最高識別效力。因此,屬于該第一層級的信息是以點對點的形式對應獨立的個人,故其單獨存在也達到了可識別性的標準。
屬于第二層級的為有效性信息,該類信息識別效力較高,但因其存在重復的可能性而無法直接對應具體個人,例如姓名、電話等信息在一定范圍內足以識別單獨的個人,但當搜索范圍擴大時其具有的識別效力將明顯降低,屬于該第二層級的信息所對應的多人可以用線段的形式予以表達,而想要憑借線段識別獨立的點,就需要至少兩條以上的線段進行交叉。因此,屬于該層級的信息獨立存在不能達到可識別性的標準,只有包含有兩條以上該層級信息的個人信息才符合標準。以目前司法實踐認定情況來看,姓名和電話的組合是認定個人信息的最低要求,其即是包含了兩條以上的有效性信息。
屬于第三層級的為共享性信息,此類信息因由部分群體共享,所以每一信息所識別的都是對應的群體,例如職業、學校等信息所包含的個體繁多,很難識別單獨的個人。屬于該第三層級的信息所對應的群體可以用圓的形式予以表達,而無論多少圓的交叉,其所共同涵蓋的區域只是不斷縮小范圍而無法成為獨立的點。因此,屬于第三層級的信息即使數量眾多,也無法達到可識別性的標準。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一些關于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一些介紹了。這一塊在我國的司法上是有立法空白的。大家在進行網上活動的時候最好是保護好自己的信息哦。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律師能做遺囑執行人嗎
2021-03-14我國為什么不允許近親結婚
2020-11-28做法醫鑒定幾天出結果
2020-12-13商標搶注合法嗎
2021-03-05車禍傷者的賠償起訴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0-11-23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孫子能替奶奶打贍養費官司嗎
2020-11-25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建筑工程補充合同與主合同結算單價不一致怎么辦
2021-03-11單身青年的購房標準是什么
2021-02-04勞動關系轉移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5家里雇傭的保姆虐待孩子能否被訴虐待罪
2020-11-13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合同簽訂在舊保險法實施時候應如何處理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電子保單有哪些安全設計
2020-12-24孕婦摔傷為何不獲賠 保險公司以免責拒賠
2021-02-25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問題
2021-03-22保險合同怎么簽才算成立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