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遺失物,它是不小心遺失的東西,并不能說它是無主物,遺失物和無主物他們的概念四不相同的,遺失物它是有所有權人,只是一時不小心被所有權人丟失,當我們撿到遺失物一定要及時歸還,因為它還牽扯到一些法律則。那么關于遺失物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呢?下面律霸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解答。
一、關于遺失物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遺失物拾得制度作出了較為全面、具體的規定:
(一)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
1、拾得人的義務:
(1)通知義務。即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遺失物。
(2)保管義務。即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
(3)送交義務。即拾得人若不愿履行通知義務,則應當將遺失物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4)返還遺失物義務。即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對權利人負有返還義務。
2、拾得人的權利。
(1)費用償還請求權。即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2)意定報酬請求權。即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拾得人有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報酬給付義務。
(3)拾得人的遺失物留置權。即權利人支付必要費用和意定報酬的義務與拾得人返還遺失物的義務應當同時履行,若權利人不支付必要費用和報酬,拾得人有權留置遺失物。
(二)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
1、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均可成為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主體。
2、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事由。拾得人和有關部門僅因故意或
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時間。拾得人在將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三)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
所謂拾得人侵占遺失物,是指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的情形。其法律后果是:若拾得人在權利人提出返還請求后,無正當理由拒絕返還遺失物,則拾得人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的民事責任。
(四)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
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五)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
一方面,就拾得人而言,若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則拾得人同樣喪失費用償還請求權和意定報酬請求權,且應承擔返還遺失物或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另一方面,就權利人而言,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占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賠償,或者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但受讓人通過拍賣或者向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權利人支付所付的費用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此外,就受讓人而言,若權利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二年內未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則受讓人實際取得遺失物所有權。
二、《物權法》對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的發展
1、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在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只規定了拾得人的返還義務、保管義務和費用償還請求權;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方面,只籠統規定拾得人故意丟失、毀損拾得物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方面,只規定拾得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關于無人認領遺失物的歸屬及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方未作明確規定。
2、《物權法》進一步豐富了我國遺失物拾得制度的基本內容:《物權法》在關于拾得人的義務和權利方面進一步規定了拾得人的通知、送交義務和意定報酬請求權、遺失物留置權,更有利于平衡拾得人和權利人的權益。關于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方面具體規定了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除拾得人外還包括有關部門;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事由除因拾得人和有關部門故意外還包括重大過失;遺失物滅失、毀損的民事責任的發生時間為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在關于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法律后果方面明確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在關于拾得人對遺失物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方面作出了明確規定。
我國關于遺失物的法律規定有哪些,從文章中知道,國家法律有明確的規定,關于遺失物的相關問題,在物權法中也有明確的提出。物權法是為了維護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而頒布的,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帶有促進的作用,具體的知識在小編的文章之中已經給出了,歡迎閱讀。
拾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有什么處罰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國證券業協會關于發布《推薦恢復上市、委托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
2020-12-01醫療事故分為幾級
2021-02-08傷殘等級怎么劃分,傷殘等級劃分有什么依據
2021-03-23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哪些積極意義
2021-03-25監護人無法履行職責由誰來照顧
2020-12-01居民醫保沒繳費怎么辦
2021-01-17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范圍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
2021-02-02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保險夠賠了個人還要賠償嗎
2021-01-25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有哪些監督管理要求
2021-02-08保險代理人能為客戶提供的服務有哪些
2021-02-16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土地轉讓違法嗎
2021-02-12土地轉讓的限制條件有哪些
2020-11-27土地流轉協議書范本
2020-12-20農機合作社給土地流轉的好處有哪些
2021-03-10拆遷財產損失能否提起民事訴訟
2020-11-222020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