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這個社會,大家都知道,在很多的場合之下都是需要簽訂合同的,合同中一般會約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這個時候會出現一種權利,也就是縣旅行抗辯權。那么,先履行抗辯權已屆履行應該怎么辦?那么,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先履行抗辯權已屆履行應該怎么辦這個問題以及與其相關的一些事項。
一、先履行抗辯權已屆履行應該怎么辦?
這種情況下,如果對方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自己可以拒絕履行合同的義務。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
民法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
先履行抗辯權是對違約的抗辯,這使其區別于權利消滅的抗辯。權利消滅的抗辯是因合同屐行效力消滅,當事人享有的拒絕履行的抗辯權。比如,發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義務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對相對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請求,可主張權利消滅的抗辯,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發生權利消滅的抗辯,當事人可以履行能夠履行的那一部分。當不可抗力致合同遲延履行時,一般情況下,另一方的履行期限應當順延(特別是在一方履行是另一方履行條件的情況下)。如果遲延履行一方要求在后履行的一方如期履行時,在后一方拒絕按原期限履行,不屬于先履行抗辯權而屬于權利消滅的杭辯權。因不可抗力致自己一方履行遲延,合同對另一方履行期限的規定隨之失去效力。
創立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有助于區分雙方違約和一方違約的問題。中國《民法通則》第113條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分別承擔各自應負的民事責任。”在雙務合同中,由于雙方義務的關聯性,雙方各自違反應承擔的義務,各自承擔相應責任的情況,是很少出現的。司法實踐中,常有將一方先期違約,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認定為雙方違約,而令雙方同時承擔違約責任的情況。先履行抗辯權反映了合同義務之間聯系,運用此概念,能夠清晰地說明一方先期違約與另一方中止履行合同的關系。這對正確認定當事人行為的性質和違約責任是很有用的。
首先需要確定的是先履行的一方并沒有履行自己的義務,那么,后履行的人是可以不用履行義務的。如果大家對于先履行抗辯權已屆履行應該怎么辦這個問題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小編建議最好在當地找一個專業的律師進行詳細的咨詢,他們會給出專業的答案。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知識產權侵權行為認定及抗辯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增資跟股權轉讓能同時進行嗎
2021-03-21車禍私了要去交警隊簽什么協議
2020-12-22責任認定書屬于結案嗎
2020-11-22哪些離婚證據是屬于非法收集
2021-01-28結婚的法定程序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0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法律規定公司要為員工購買的保險有哪些
2020-12-31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