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合同都有先后履行順序之分,如果先履行合同的一方發現對方償還債務困難,有違約風險時,可以停止履行合同,拒絕承擔義務,這是行使不安抗辯權的具體表現。作為一種重要的抗辯權,我國合同法對此也有明文規定。那么不安履行抗辯權合同法是怎么規定的?下面小編給大家講一講。
一、不安履行抗辯權合同法是怎么規定的?
1、合同法第六十八條: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5)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2、合同法第六十九條:當事人依照本法第六十八條的規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二、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情形有哪些?
1、不安抗辯權適用于異時履行的雙務合同中。雙方當事人在同一合同中互負債務,存在先后履行債務的問題。不安抗辯權的行使不適用于單務合同,不適用于同時履行的合同。不安抗辯權是先履行一方行使的權利,著重于保護履行義務在前一方的利益。
2、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未屆履行期限。不能對待給付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不是一種現實,不必到對方已經支付不能時才允許行使不安抗辯權。后履行一方的不能對待給付,并非履行期屆滿時的現實違約,它所直接侵害的權利是先履行一方的債權期待。如果這種侵害期待債權的行為不加以調整糾正,持續到履行期屆滿,便成為現實違約。
3、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履行債務的危險。這里指經營狀況嚴重惡化、轉移資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嚴重喪失商品信譽或有其他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情形。這是先履行一方“不安”的原因所在,也是不安抗辯權產生的基礎。
4、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未提供適當擔保。如果后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提供了適當的擔保,則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權將受到保障,不會受到損害,所以合同將繼續得以履行,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綜上所述,在不安履行抗辯權合同法的規定,明確了合同當事人行使不安抗辯權的條件,當發現對方有經營狀況惡化、抽逃資金逃避債務、商業信譽缺失時,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以中止合同的履行。并且,合同法規定,當事人行使不安抗辯權,應該及時通知對方,等對方提供擔保之后,抗辯權自動撤銷。
連帶責任的保證人之間有先訴抗辯權嗎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成都高空拋物入刑首案宣判,高空拋物可入刑嗎
2021-02-15軍婚法律保護有哪些內容
2020-12-23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關于消費者權益的20個法律知識
2020-12-28酒后駕車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處罰是怎樣的
2021-01-03軍人離婚財產分割原則
2021-03-04父母出資購房可以收回嗎
2020-11-24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土地糾紛告狀村委會是民告官嗎
2021-02-20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面對求職單位的女性性別歧視怎么辦
2020-12-29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航班取消有賠償嗎
2021-01-07怎么理解委托一審法院續保保全
2021-01-26重復保險分攤原則
2021-03-1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是什么
2020-11-10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