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丟失個人物品的情形是時有發生的,且有時我們也會捨得他人的物品,根據我國的優良傳統,舍金不昧是基本的道德素質,在捨得遺失物時應及時上交有關部門,但是有些人也會據為己有,那么,根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遺失物的拾得所有權歸誰所有?
一、遺失物的拾得所有權歸誰所有?
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必須無償歸還失主,而不能據為已有,但拾得人因此而支出的合理費用(如保管費、喂養費等)失主應予償還。
遺失物指非基于遺失人的意志而暫時喪失占有的物,遺失物只能是動產,遺失物的拾得屬于事實行為,不以拾得人有行為能力為必要。遺失物只能是動產,不動產不存在遺失的問題。遺失物也不是無主財產,只不過是所有人喪失了對于物的占有,不為任何人占有的物。
二、拾得遺失物的處理規則
1、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拾得人可以要求支付必要費用,但不得要求支付報酬。但遺失物人發出懸賞廣告,愿意支付一定報酬的,不得反悔;
2、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的,應當及時同時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自有關部門發出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遺失物歸國家所有。有關部門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使遺失物損毀、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3、拾得人拒不返還遺失物,按侵權行為處理。拾得人不得要求支付必要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4、如果遺失物通過轉讓為他人占有時,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或者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2年內向受讓人請求返還原物;如果受讓人通過拍賣或向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權利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支付的費用。權利人支付后,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追償。
捨得者不得非法占有,在捨得遺失物后,有保管的義務,若在保管期間財務受到損害,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此外,需要及時聯系失主。在將遺失物歸還給失主時,可以請求對方支付一定的保管費。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關于遺失物的問題的法律規定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醫調委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2-10202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3放棄繼承聲明能反悔嗎
2020-11-16結婚程序有瑕疵如何處理
2021-03-19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
2021-02-05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單位強令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怎么辦
2021-01-26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取消繼承權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2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2020-12-03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勞務分包內部承包協議是否合法
2021-02-03工作合同實習多長時間
2021-03-16如何理解因開除、除名、辭退、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2021-01-24出口產品責任險簡介內容是什么
2020-12-17家庭財產保險中的分攤條款
2020-11-08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