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法律規定了三種抗辯權,其中不安抗辯權是指合同當事人如果發現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有喪失履行合同的能力,則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一、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不安抗辮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七)合同法68條之規定。
二、不安抗辯權行使義務
為平衡雙方利益,法律在規定先履行一方有不安抗辯權時,同時規定其應承擔如下兩項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法律規定先履行一方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因為,不安抗辯權乃廣義形成權,效力之發生需權利人有行使權利的意思表示,并不需要對方同意。其行使不僅使先履行一方有按期履行的拒絕權同時產生后履行一方相應義務,如果先履行一方不予通知,將使后履行一方喪失通過提出擔保或消除不能履行障礙而排除不安抗辯權的繼續存在的機會,產生了新的利益失衡,有違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的要求。
(2)舉證義務。先履行一方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有義務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存在。舉證義務應于何時履行,法律沒有規定,解釋上宜認為最遲應在訴訟或仲裁階段履行,故在性質上屬于訴訟上的舉證責任范疇。但按照誠實信用原則,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在行使權利時有向對方說明其理由的義務,此種說明系因舉證義務而派生,效力上弱于訴訟上舉證責任的負擔。故不安抗辯權經有效行使,將發生如下法律效果:
雖然說法律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行使抗辯權的權利,但它的行使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它要求當事人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對方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才能行使該抗辯權,并且在行使抗辯權之前,有通知對方的義務,否則可能會涉及違約。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新土地管理法中區片綜合地價是指什么
2021-02-23殘疾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嗎
2020-11-11別除權和共益債務誰優先
2020-11-15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取保候審期間是否停職
2021-01-27法定監護人辦理一般多久
2021-01-2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信用報告中有強制執行記錄嗎
2021-01-04房地產業的發展商與投資商的區別
2020-12-08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單位應當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3-24平安意外險幾時生效
2021-02-12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的保險金額是由投保人承擔嗎
2020-11-15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陜西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收益分配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