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利益不受到侵犯,法律規定了三種抗辯權,其中不安抗辯權是指合同當事人如果發現后履行義務的一方有喪失履行合同的能力,則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是有一定的條件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一、不安抗辯權的成立條件是什么?
(一)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不安抗辮權為雙務合同的效力表現,其成立須雙方當事人因同一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并且該兩項債務存在對價關系。
(二)后給付義務人的履行能力明顯降低,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不安抗辯權制度保護先給付義務人是有條件的,只有在后給付義務人有不能為對待給付的現實危險、害及先給付義務人的債權實現時,才能行使不安抗辯權。
(三)有先后的履行順序,享有不安抗辯權之人為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
(四)先履行義務人必須有充足的證據證明相對人無能力履行債務。
(五)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屆滿清償期。
(六)后履行義務未提供擔保。
(七)合同法68條之規定。
二、不安抗辯權行使義務
為平衡雙方利益,法律在規定先履行一方有不安抗辯權時,同時規定其應承擔如下兩項附隨義務:
(1)通知義務。法律規定先履行一方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應當及時通知對方當事人。因為,不安抗辯權乃廣義形成權,效力之發生需權利人有行使權利的意思表示,并不需要對方同意。其行使不僅使先履行一方有按期履行的拒絕權同時產生后履行一方相應義務,如果先履行一方不予通知,將使后履行一方喪失通過提出擔?;蛳荒苈男姓系K而排除不安抗辯權的繼續存在的機會,產生了新的利益失衡,有違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的要求。
(2)舉證義務。先履行一方在行使不安抗辯權時,有義務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對方有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存在。舉證義務應于何時履行,法律沒有規定,解釋上宜認為最遲應在訴訟或仲裁階段履行,故在性質上屬于訴訟上的舉證責任范疇。但按照誠實信用原則,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在行使權利時有向對方說明其理由的義務,此種說明系因舉證義務而派生,效力上弱于訴訟上舉證責任的負擔。故不安抗辯權經有效行使,將發生如下法律效果:
雖然說法律賦予了合同當事人行使抗辯權的權利,但它的行使是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它要求當事人有確切的證據可以證明對方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才能行使該抗辯權,并且在行使抗辯權之前,有通知對方的義務,否則可能會涉及違約。
不安抗辯權行使怎么確定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扶貧捐贈可以反悔嗎
2021-02-28不屬于填報贍養老人支出條件范圍
2021-01-14同居關系解除后,男女雙方該怎么承擔孩子的撫養義務
2020-12-10孫子女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25交通肇事與交通肇事罪有什么區別
2020-11-20擔保合同適用中止嗎
2021-02-05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林地非法架設線路如何處罰
2021-03-12競業限制補償金如何生效
2020-12-26試用期應定為多久?
2021-02-22再保險合同之法理構造是怎樣的
2021-01-09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如何寫保險賠償申請書
2021-01-17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