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時生活中總有人會撿到他人的貴重物品,而此時有些心理就會對遺失物進行占有并且拒絕歸還給失主,這種行為是違反相關規定的,而且涉及數額較大的可能會有犯罪的行為,那么對遺失物的占有不還有什么后果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撿到遺失物拒不歸還會受到什么樣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92條規定,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法律上的根據,有損于他人而自己獲得利益的法律事實。不當得利人應將其所得的不當利益返還給受損失的人。不當得利的性質屬于法律事實中的事件,不當受益人的義務根據法律規定的事由而發生,它不在于制裁受益人的得利行為,而在于糾正受益人不當得利的不合理現象。所以,我國民法原則規定:只要有不當得利的事實存在,就必須予以糾正,不需要追問當事人的主觀意志如何。
將他人財物據為己有,沒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據,應屬不當得利。此外,我國刑法規定,將他人遺忘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且拒不交出的,按照侵占罪予以處罰。如果拒不交出他人財物,應以侵占罪提起刑事訴訟。但不存在拒不交出撿拾物的情節,不應作侵占罪對待,不能認定為犯罪,不能以刑法懲戒,其行為只能由民事法律規范予以調整。
二、拾得遺失物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收到遺失物,知道權利人,應當及時通知其領取;不知道的,應當及時發布招領公告。拾得人在遺失物送交有關部門之前,有關部門在遺失物被領取前,應當妥善保管遺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遺失物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6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
如果占有的遺失物涉及到金額較大的情況,且據為己有不歸還失主的情況是會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應為這畢竟算是不當得利,即使找不到失主歸還也應該上交給有關部門處理。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失物品管理的基本原則
拾得遺失物之債有哪些特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的保全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2-19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河道整治拆遷的實施主體是誰
2021-03-12出售農村房屋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3-12標志設計的程序包括什么
2020-12-17電子商務過程中爭議如何解決
2021-02-1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領結婚證會查精神殘疾病史嗎
2020-12-10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低于標準的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9商務旅行人身意外傷害險是否屬于稅前扣除的范圍
2020-11-23飛機延誤幾小時有賠償
2021-01-23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