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生活中可能會拾到遺失物,如流浪狗、流浪貓或是一個貝殼,而我們都知道不當得利是要歸還的,使別人受損了,而自己獲益,那么像這種情況拾得遺失物是不當得利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講一講拾得遺失物和不當得利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一、拾得的遺失物是不是不當得利
不當得利,指無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損而自己獲益的事實,要求他人致損和自己獲益是有因果關系的。
拾得遺失物,根據物權法的規定,拾得人并沒有取得所有權,只是擁有必要的費用請求權,并且負有的保管義務和報告義務。拾得人的拾得行為也不是致他人受損的原因,沒有因果關系。
因拾得遺失物,不符合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所以說拾得遺失物不是不當得利。
二、拾得遺失物和不當得利兩者區別:
很多法律書上對拾得遺失物和不當得利的關系處理含糊甚至錯誤,比如有的法律書上將似拾得遺失物作為不當得利之債的實現行為等等。本文將就拾得遺失物產生的債權債務和不當得利之債的關系小做分析。
不當得利、侵權行為、無因管理等作為債的產生的原因規定在我國的民法中。其中的不當得利之債和拾得遺失物產生的債權債務頗有相似之處,再看不當得利的四個要件---一方獲利、一方受損、獲利和受損具有直接因果關系、獲利沒有合法依據,也很難找出兩者的不同,以至產生混同。
三、拾得遺失物的兩種情況
1、拾得特定物
(一)對拾得遺失物的歸屬問題,我國采羅馬法拾得人不取得拾得物所有權主義。即無論遺失人不慎的遺失物展轉何處,所有人均不喪失其所有權。但因其已經喪失對物的占有,是一種受損失的狀態,其不慎喪失是導致其利益受損的原因。
但是,拾得人拾得遺失物后,若不盡其招領公告等法定義務,拒不返還,則其拒不返還的行為構成遺失人受損的原因。同時其拒不返還的行為也構成對遺失人物權的侵犯。
此時,拾得遺失物產生的債權債務是侵權之債和不當得利之債的復合。遺失人得依物權請求權和債權請求權其一行使其權利。但因為物權請求權有優先適用性,故此時遺失人得依物權請求權行使其權利。造成損失的,還可以請求拾得人賠償損失。
(二)若是拾得人在拾得遺失物后造成遺失物的滅失,則因標的物的滅失使所有人基于此標的物的所有權喪失,進兒無法再行使物權請求權,只能得依不當得利之債行使債權請求權(轉賣而由善意第三人即時取得的情況)或得依侵權之債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
2、拾得種類物(以貨幣為例)
由于貨幣的持有者即為權利主體,故拾得人拾得貨幣即取得此貨幣的所有權,而遺失人自遺失時起業已喪失對此貨幣的所有權,只能依不當得利行使債權請求權。
拾得遺失物和不當得利是不同的,拾得的遺失物失去了原來的主人,這一行為沒有使別人受損,而不當得利則是一種使他人利益受損同時自己獲利的行為,所以拾得遺失物便不算不當得利,我們要搞清其中的定義。
不當得利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不當得利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不當得利之債有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由誰制定
2021-02-20汽車碰撞電瓶車索賠多久會過期
2020-11-12對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糾紛應當采取何種方式解決
2021-02-12農民進城買房會被認定為空掛戶嗎
2021-01-03朋友探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3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二審先予執行費用
2020-12-27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房屋未過戶,房屋征收補償歸誰所有
2021-02-06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保障性住房保障人去世能繼承嗎
2021-01-03實習證明模板格式
2021-01-08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否屬于商業險
2020-12-12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新《保險法》體現三大亮點
2020-12-16謊稱發生保險事故保險人會退保險費嗎
2020-11-30汽車自燃房子火災怎么賠償
2021-01-23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