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撿到他人的東西及時的交到公安部門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生活當中其實也不乏這樣一種人,撿到別人的遺失物以后,就占為己有,拒不歸還。基于這種情況,很多人甚至會覺得對他人的遺忘物品或者是遺失物不進行歸還的話,是一種變相的盜竊行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遺忘物遺失物盜竊侵占是否都能夠成犯罪?
一、遺忘物遺失物盜竊侵占是否都能夠成犯罪?
可能涉及侵占罪。
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侵占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二、侵占遺忘物、遺失物理論區別
(1)從侵占罪的立法沿革上看,刑法使用“遺忘物”而沒有采民法已有明文規定的“遺失物”是慎重選擇的結果,表明立法者不愿擴大刑事打擊面的意圖。
(2)遺失物與遺忘物的語義不同,“遺失”重在“失”,即已失去某物品;而“遺忘”重在“忘”,指忘記某物品,但未必失去該物品。
(3)從法律文化上講,鄰近的日本與我國臺灣地區在學理上也區分遺忘物與遺失物。如臺灣地區的刑法學者認為遺失物是事實上管領力殆不存在之物,遺忘于他人私宅等特定場所之物不屬于遺失物。
三、遺忘物和遺失物2020的區別
1、占有人喪失對物的占有時的心理狀態而言,遺失物占有人遺失動產時,往往是無意識的,事后也一般難以準確回憶或說明遺失發生的具體地點;而遺忘物的占有人均是有意識地將物放置于某地,事后也能準確地回憶或說明物所遺留的具體地點或場所。
2、從拾得人的主觀心理狀態而言,拾得人對于所拾之物是遺忘物還是遺失物,往往會有直觀的判斷。侵占遺失物與侵占遺忘物所負法律責任迥然,一個只是作為民事糾紛來調解,而另一個要遭受國家刑罰。原因就在于,如果這兩種拾得人將拾得物據為己有,主觀惡性是不同的。侵占遺失物的主觀惡性小,所以只賠償;侵占遺忘物 的主觀惡性大,所以要受刑罰懲罰。
3、從占有變動模式上,遺失物為“占有— 無人占有”模式,而遺忘物采取“占有—占有” 模式。[10]正是遺忘物物主的遺忘行為造成場所管理人對遺忘物自動取得占有,不管管理人是否發現并拾取遺忘物。
4、從法律效果上,遺失物的拾得人享有費用或報酬請求權,而遺忘物的拾得人或發現人不享有費用或報酬請求權。
遺忘物和遺失物,在某些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構成非法侵占罪,但是并不能構成盜竊罪,相對來說,盜竊罪的性質要更為惡劣一點。如果非法侵占他人的遺失物品的話,數額巨大,情節嚴重,會面臨兩年以上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的。
盜竊罪處罰標準是怎樣的
2020年盜竊罪的最新量刑標準是什么
最新入室盜竊司法解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級醫療事故賠償計算標準是多少
2020-12-15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P2P平臺因非法融資倒閉投資者的錢還要的回來嗎
2020-12-24被別人冒用自己的品牌怎么辦
2020-12-07近似商標駁回復審能成功嗎
2021-01-27反擔保合同抵押中雙方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1-12喪失繼承權會產生什么影響
2020-12-02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試用期離職領導不批怎么辦
2020-12-2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猝死在不在意外險理賠范疇
2021-02-08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保險公司銷售健康保險產品可搭售其他產品嗎
2021-03-21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保險公司未勘察現場可以拒賠嗎
2021-01-15投保人誤報年齡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2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