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游運營商有欺詐行為哪里能投訴
向工商部門舉報。
首先,消費者應當辯識何謂商家“欺詐行為”。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臺的《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第三條規定: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欺詐消費者行為:
(一)銷售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使銷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銷售“處理品”、“殘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謊稱是正品的;
(四)以虛假的“清倉價”、“甩賣價”、“最低價”、“優惠價”或者其他欺騙性價格表示銷售商品的;
(五)以虛假的商品說明、商品標準、實物樣品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的;(七)采取雇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的銷售誘導的;
(八)作虛假的現場演示和說明的;
(九)利用廣播、電視、電影、報刊等大眾傳播媒價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的;
(十)騙取消費者預付款的;
(十一)利用郵購銷售騙取價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約定條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虛假“有獎銷售”、“還本銷售”等方式銷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虛假或者不正當手段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其次,消費者有必要知曉我國法律對商家欺詐消費者、如何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相關規定。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之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最后,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還應要求商家及時開具發票或收據,并進行妥善保管。在與商家發生糾紛后,消費者應注意收集與商家溝通協商過程中出現的書面材料等各類證據,以便協商不成時向工商部門投訴,必要時還可以采取提起訴訟的法律手段以維護自身權益。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什么疑問,歡迎大家到律霸網咨詢,我們將提供專業的律師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傷鑒定標準是如何的
2021-01-13下設子公司是否屬于公司分立
2020-12-05構成商標的圖形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3-02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與交警車相撞發生的交通事故如何認定責任
2021-02-05夫妻債務償還案
2021-03-16被撫養人生活費的計算
2020-12-25學校承擔責任的情況都有哪些
2021-02-06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企業破產能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調崗到外地可以不同意嗎
2021-01-27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
2020-12-27巖汪湖鎮政府劃撥土地轉讓補辦出讓手續
2021-02-06土地轉包期內甲方死亡合同怎么辦,轉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25拆遷令下達后的訴訟期是多久
2020-11-09村委會截留拆遷補償款犯法嗎
2020-12-11政府交出的拆遷安置房應該達到什么標準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