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債務轉讓條件都有哪些
根據債務承擔理論和《合同法》關于債務承擔的規定,債務承擔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須有有效的債務存在。
債務有效存在是債務承擔的前提,債務本來無效或者已經消滅,即使當事人就此訂立承擔合同,也不發生效力。將來發生的債務,也可以設立債務承擔,只是要等到該債務成立時才發生轉移的效果。
2、被轉移承擔的債務應當具有可轉移性。
不具有可轉移性的債務,不能夠成為債務承擔合同的標的。司法實踐中通常認為下列債務不具有可轉讓性:
(1)從性質上判斷不可轉移的債務,它往往是與特定債務人的人身具有密切聯系的債務,需要特定債務人親自履行,因而不得轉讓,例如演出合同中約定的特定演員的演出,一般不能讓他人代替;
(2)當事人特別約定不得轉移的債務;
(3)合同中的不作為義務。
3、債務承擔須經債權人的同意。
只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原合同義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轉讓合同義務的協議才能對債權人生效。《合同法》第八十四條專門作了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這是因為合同義務的履行直接關系到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債務能否得到履行,與債務人的償債能力及信譽有關。如果允許債務人隨便處分或者轉讓其債務,債權人權利的實現就很難保證。
4、第三人須與債務人就債務的轉移達成合意。一般須簽訂債務承擔協議。
二、債務部分轉讓有何法律風險
由于原債務人并沒有從原合同關系中消失,這種債務的轉移形成新的債務關系,因此,在轉讓債務協議訂立之前,應征得債權人的同意。
《合同法》第八十四條有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說明,未征得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讓不能對抗債權人,同時在轉讓協議簽訂后,債務人或第三人應當書面通知債權人,債務轉讓協議從書面通知債權人時生效。
債務承擔是指債權人、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達成協議,將債務轉移給第三人承擔。
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關于“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應當經債權人同意”的規定即是對債務承擔的條文表述。
根據此條,債務承擔又被區分為免責的債務承擔(債務轉讓)和并存的債務承擔(債務加入)。
債務轉讓以后,合同抗辯權也隨著轉移。債務存在無效原因的,第三人作為新債務人,可以向債權人主張無效;履行期尚未屆滿的,新債務人對債權人的履行請求也可以抗辯,第三人和債權人都需要注意這點。進行債務轉讓,在某種程度上比債權轉讓更復雜,操作起來也需要更加謹慎。
公司轉讓后的債務誰來承擔
債權轉讓是否必須在起訴前告知債務人
債務轉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律師風險代理,風險代理律師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0-11-15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股權激勵是一種融資嗎
2020-11-15銷售圖書是否需要出版社授權書
2020-12-28專利代理人掛靠需要多少錢
2021-03-03安置房抵押貸款嗎
2021-02-20無限責任和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
2021-02-13交通事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3-07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以拍賣方式簽訂的合同可否撤銷
2021-01-28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顧客在超市門口摔倒超市要賠償么
2020-12-12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調解能確定勞動關系嗎
2020-12-28對于人壽保險合同有哪些和年齡誤報后果的詳細解答
2021-02-15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
2021-02-1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如何讓保險索賠變得容易
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