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權轉讓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債權轉讓根據主體的不同會產生不一樣的法律后果。具體如下:
1、對受讓人而言
債權人轉讓權利的,受讓人取得與債權有關的從權利,但該從權利專屬于債權人自身的除外。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
2、對債務人而言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后,債務人應當向受讓人履行,且債務人對原債權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同時債務人對原債務人享有債權,并且債務人的債權先于轉讓的債權到期或者同時到期的,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主張抵銷。
3、對原債權人而言
從原來的債權債務中退出,對債務人不享有權利,但,債權人轉讓合同權利后,債務人與受讓人之間因履行合同發生糾紛訴至人民法院,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權利提出抗辯的,可以將債權人列為第三人。
相關知識:常見的幾種債權轉讓類型
1、支付轉讓型
企業在采購時,用持有的第三方的債權作為貨款支付給銷貨方,銷貨方銷售貨物收到的是應收賬款,但是對方債務人不是購貨方,而是第三方即原來與購貨方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一方。
2、債務重組型
持有債權債務的各方通過協議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債權轉讓的行為。發生債權債務的交易活動在重組前已經完成,或者債權轉讓時并不同時發生交易行為。重組后發生的交易僅僅是執行重組的結果,比如以非貨幣性資產償還債務等。
3、非貨幣型
企業進行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非貨幣性資產的交易中,含有部分應收款項,此時,應當計算應收賬款占非貨幣性資產的比例,以便確認是非貨幣性交易還是貨幣性交易。
4、有負債型
轉讓應收賬款時,轉讓方對未來應收賬款的實現與否負有連帶責任的轉讓行為。比如,用應收賬款作抵押而進行的融資,表面上應收賬款轉讓給了貸款方,但是應收款項到期是否能夠收回,在融資時是不確定的,所以對于轉讓方而言,是一項或有負債。
綜上所述,債權實際上是公民擁有的某種預期財產,但是當債權人對其他人產生了新的債務時,這種預期的財產也是可以進行合法地轉讓后成為用來清償的債務的,但是因為主體身份因為轉讓行為而發生變化后容易發生償還對象方面的糾紛。
債權轉讓協議書范本
產權債權轉讓的要件是什么
債權轉讓的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保險報銷流程
2021-03-04在國外結婚可以在中國領結婚證嗎
2021-01-27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立案后才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19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將工程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1-15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保險公司如何履行明確說明義務
2020-11-30保險公司墊付搶救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9工程質量保險代替巨額賠償嗎
2021-03-10怎樣提前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8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指什么
2020-11-20怎么確認土地承包合同內容法的
2021-02-11拆遷買的安置房可以轉讓嗎
2020-11-102020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8建筑一部分在拆遷紅線中,是否全部拆遷
2020-11-14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合同無效的有哪些
2021-02-11去年關于廠房拆遷相關補償條例有哪幾點
2021-02-17新鴻基高調參與廣佛舊城改造 林和項目2012年推出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