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及相關規定,能被通緝的對象僅限于依據法律,應當被公安機關檢察機關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具體分為如下兩種情況:
(1)依據刑事訴訟發應當被逮捕卻在逃在外的犯罪嫌疑人;
(2)處于羈押階段卻外逃的犯罪嫌疑人。由此可知,要想符合被通緝條件首先應該滿足當事人屬于應當被逮捕或者應當被羈押的兩種情況。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滿足被逮捕的情況有三種:
(1)有證據證明犯罪情況的發生,該當事人很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更重的刑罰,且有必要采取逮捕措施,即不采取強制措施不足消除當事人的社會危害性。
(2)有證據證明犯罪情況的發生,該當事人很可能被判處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
(3)有證據證明犯罪情況的發生,該當人事曾因為故意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綜上,要滿足逮捕條件的前提是要有明確的犯罪事實,如若只是普通的民間債權債務糾紛,應屬于民事訴訟的范圍,不會被認定為存在犯罪事實。即這種情況不適用《刑事訴訟法》關于逮捕的相關規定。
被羈押階段逃脫被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采取通緝措施。羈押是指人民法院決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或者檢察機關批準公安機關的逮捕申請后,通過實施強制措施將相關行為人,人民法院、檢察機關和公安機關都有權實施羈押措施。從羈押的要求可知,如若因為要被羈押而逃脫被通緝,首先應當有相關司法部門對犯罪嫌疑人做出批準逮捕的決定,即該行為需要滿足犯罪行為的特征,足以使有關部門進行逮捕。同上,若只是欠債脫逃尚屬民事債權債務糾紛的范圍,在不使用逮捕相關規定的情況下,同樣也不適用被羈押的情形,不會因為逃脫羈押而被公安機關通緝。
正對民事債權債務糾紛而導致的外出躲債等情形,可能出現的情況應當是法院公告送達法律文書,而非發布通緝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二條,由于受送達的當事人下落不明,依據其他方式無法正常送達開庭的法律文書,可采用公告送達的方式。送達時間為發出公告之日即視為完成送達。
發布通緝令注意事項有哪些
法律中是怎么規定通緝犯的
哪些機關可以發出通緝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鑒定準備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10公司股權轉讓有短期負債怎么處理
2020-11-17請求交通賠償需要的證據是什么
2020-12-18子公司向母公司借款需要借款協議嗎
2021-03-08離婚給女方贍養費標準
2020-11-18專門人民法院可以審理行政案件嗎
2020-12-18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單位致使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1-03-26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如實告知規定對保險業提出新要求
2021-02-13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聯合懲戒措施是什么
2021-02-18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公司的明確說明義務的內容有哪些呢
2020-12-16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2-28繳納保險費有什么作用
2021-02-02如何確定家庭財產險的保險金額?
2020-12-08個人的出讓土地住房能分割嗎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