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上或者在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必須提交審判委員會處理。這就是說本法院的院長對于本院的生效判決、裁定,如果認為案件認定的犯罪行為、犯罪情節、是否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引用刑法條文等確有錯誤可以將該案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由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對該案重新審判,院長個人無權決定案件的再審。
2.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作為全國最高審判機關,有權監督各級人民法院正確適用法律,對各級人民法院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上級人民法院發現下級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判決、裁定也有權指令其重新審判。最高人民法院或者上級人民法院對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也可以自己直接進行提審。
3.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依法行使審判監督權是它的職責,因此,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向同一級人民法院提起抗訴。但是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無權直接提起抗訴,只能向它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提請抗訴報告書》,由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起抗訴。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另行組成合議庭。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進行,參加原來審判的人員應當回避,這樣可以避免先入為主,排除原辦案人員由于個人考慮而影響案件的公正解決,也消除當事人存在的可能對原審判人員不信任的心理狀態,有利于公正判決。合議庭審理再審案件時,應當在認定事實、適用法律等方面進行全面審理,本著有錯必糾,不錯不糾的原則,實事求是地處理。屬于冤假錯案,要糾正,要平反,屬于漏罪、漏案要依法追究,屬于原判正確的,應當維持原判。
2.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如果原來是第一審的案件,應當按照第一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出的裁決、裁定,被告人可以上訴,人民檢察院也可以抗訴。如果原來是第二審的案件,二審法院院長經審判委員會提起的再審案件,上級法院提審的案件等,應當按照第二審程序進行審判,所作出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不能上訴。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判的案件,經過審理后,應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作出處理:
1.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性準確,適用法律正確,量刑適當的,應當用裁定駁回申訴或抗訴,維持原判。
2.原判決、裁定認定的犯罪事實沒有錯誤,但是適用法律有錯誤,或者量刑不當的,應當撤銷原判,予以改判。
3.應當對被告人實行數罪并罰的案件,原判決、裁定沒有分別定罪判刑的,應當撤銷原判,重新定罪判刑,并決定執行的刑罰。
4.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不清,或者證據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實后改判,也可以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
5.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經再審仍然無法查清,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以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判決宣告被告人無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2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員工懷孕期間必須調崗的情況有什么
2021-01-09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三級甲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0-11-17民事訴訟需要哪些花費
2021-03-25婚姻自由原則的內容
2021-01-18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政策有哪些
2021-01-15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人身保險投保提示書基準內容包含哪些
2021-02-20新法修訂對保險公司提出挑戰
2020-11-29保險公司應履行告知義務是什么
2021-03-23交強險保險理賠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2保險合同的要約形式是什么
2020-12-30“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車險理賠需要帶什么材料,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