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處罰決定一般程序的規定有哪些?
律師解答:
除《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的可以當場作出的行政處罰外,行政機關發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行為的,必須全面、客觀、公正地調查,收集有關證據;必要時,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進行檢查。
行政機關在調查或者進行檢查時,執法人員不得少于兩人,并應當向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出示證件。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應當如實回答詢問,并協助調查或者檢查,不得阻撓。詢問或者檢查應當制作筆錄。
行政機關在收集證據時,可以采取抽樣取證的方法,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后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經行政機關負責人批準,可以先行登記保存,并應當在七日內及時作出處理決定,在此期間,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銷毀或者轉移證據。
執法人員與當事人有直接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調查終結,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對調查結果進行審查,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如下決定:
(一)確有應受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的,根據情節輕重及具體情況,作出行政處罰決定;
(二)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不予行政處罰;
(三)違法事實不能成立的,不得給予行政處罰;
(四)違法行為已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較重的行政處罰,行政機關的負責人應當集體討論決定。
行政機關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的規定給予行政處罰,應當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行政處罰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違反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事實證據;
(三)行政和處罰的種類和依據;
(四)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處罰決定,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出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名稱和作出決定的日期。
行政處罰決定書必須蓋有作出有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的印章。
行政處罰決定應當在宣告后當場交付當事人;當事人不在場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七日內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將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當事人。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在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的規定向當事人告知給予行政處罰的事實、理由和依據,或者拒絕聽取當事人的陳述、申辯,行政處罰決定不能成立;當事人放棄陳述或者申辯權利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酒后駕車將面臨哪些處罰
2021-02-25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什么情況下會股權凍結
2020-11-09傷殘等級鑒定的標準
2021-02-26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2020離休人員喪葬費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22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公司不承認與員工有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2-03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施工工程糾紛屬于勞動仲裁管轄嗎
2021-02-06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開車撞樹上保險怎么賠
2020-12-01調解可以在保險公司嗎
2020-12-17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對保險公司注冊資本如何要求的
2021-02-02什么是兼業保險代理人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