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時效中止后債務人還需履行義務,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01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七條 附帶民事訴訟應當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時提起。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應當提交附帶民事起訴狀。這就說明,被害人只要在刑事一審判決宣告以前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就應當認為是“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提起,就沒有超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提起的時效,而不必受單純民事訴訟時效的限制。
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條件
根據有關法理以及立法和司法解釋的規定,附帶民事訴訟的成立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成立的前提是刑事訴訟已經成立。
附帶民事訴訟是由刑事訴訟所追究的犯罪行為引起的,是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同時,附帶追究其應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因此,附帶民事訴訟必須以刑事訴訟的成立為前提,如果刑事訴訟不成立,附帶民事訴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被害人就應當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此外,如果刑事訴訟程序尚未啟動,或者刑事訴訟程序已經結束,被害人也只能提起獨立的民事訴訟,而不能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2、被害人遭受的必須是物質損失。
對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根據中國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均限定為物質方面的損失。但法律在不同場合表述又有所不同。刑事訴訟法第77第1款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用的是“物質損失”;同條第2款規定:“如果是國家財產、集體財產遭受損失的……”用的是“財產損失”;刑法第36條第1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用的是“經濟損失”。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可以理解為在附帶民事訴訟賠償范圍問題上,物質損失、財產損失、經濟損失三詞同義,邏輯上屬于同一概念。盡管在其他場合,三者的內涵并不完全相同。
關于附帶民事訴訟應否包括精神賠償問題,許多國家都經歷了一個由不承認到承認的發展過程。隨著人們對精神損害認識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精神損害納入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
不少人在起訴他人實施了違法行為之后,也想獲得他人支付的民事賠償金,此時一般是會提出附帶刑事的民事訴訟請求的,此種案件與其他的民事糾紛一樣,都是有可能會導致訴訟時效中止的,根據規定,一旦時效中止,此時債務人可以在法律的保護下不必履行相應的義務。
訴訟時效中止的條件需要滿足什么
訴訟時效中止的計算是怎么樣的?
司法訴訟算訴訟時效中止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體戶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差異
2021-03-15最新企業破產法全文
2021-03-11被執行人的公司可以進行股東變更嗎
2021-01-17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不離婚能否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15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需要哪些
2021-03-20農村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有多長
2020-11-18取得房產證后購房合同還有效力嗎
2020-12-09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航班延誤乘客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3-08精神病人縱火保險公司需要賠付嗎
2021-03-04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什么叫除外責任
2021-01-23交強險過期沒交怎么辦
2020-12-09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