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受賄采購醫療器具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有什么區別
某醫院(國有事業單位)骨科將醫生分成數個醫療小組,以醫療小組為單位對患者進行治療。2007年至2011年,祝某某與該院醫師喻某某組成一個骨科醫療小組從事診療活動,同時指導喻某某從事骨科手術。在診療活動中,北京某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銷售代表羅某某聯系到祝某某,請求祝某某多使用該公司提供的骨科材料,并承諾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給祝某某回扣。祝某某同意后,在多數診療活動中要求其所在的醫療小組使用北京某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提供的骨科材料。其間,羅某某為了感謝祝某某使用自己公司的骨科材料,從2007年至2011年先后多次以現金方式私下送給祝某某材料回扣款共計87萬元。
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區別
目前,醫療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收受醫療藥品、醫用器械供貨商給予的好處的現象,在實務中較為突出。對其中如何甄別案件是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受賄”還是屬于“非國家工作人員受罪”,實務部門存在一定的難度。本文主要從“從事公務”的角度進行分析。
1、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區分
從表面上看,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區別似乎是主體上的差異,但實質上并非如此,因為非國家工作人員一旦成為“受委托從事公務”,就有可能成為受賄犯罪的主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區別在于是否是利用“從事公務”的職務便利。所謂的“從事公務”,根據《全國法院審理經濟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從事公務,是指代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履行組織、領導、監督、管理等職責。公務主要表現為與職權相聯系的公共事務以及監督、管理國有財產的職務活動。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國有公司的董事、經理、監事、會計、出納人員等管理、監督國有財產等活動,屬于從事公務。”認定了是否“從事公務”這一本質特征之后,再輔之以主體上的差異、鑒別,就足以判斷被告人的行為是屬于國家工作人員受賄還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問題。
2、醫療工作人員中的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之區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條之規定,“醫療機構中的國家工作人員,在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采購活動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銷售方財物,或者非法收受銷售方財物,為銷售方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條的規定,以受賄罪定罪處罰。醫療機構中的非國家工作人員,有前款行為,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處罰。醫療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利用開處方的職務便利,以各種名義非法收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銷售方財物,為醫藥產品銷售方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的規定,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定罪處罰。”該解釋區分了醫療人員的受賄與“非公”受賄的情形。即國家工作人員利用從事采購的行為,收受銷售方財物的,屬于受賄;利用開處方的條件,收受銷售方給予的財物,屬于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
那么,為什么在采購活動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銷售方財物,或者非法收受銷售方財物,為銷售方謀取利益,構成犯罪的,是否屬于受賄呢?原因在于醫療藥品、醫用器械的采購行為是屬于公務行為,采購涉及到國有財產的審批和走向,本質上是一種政府采購的行政行為。而處方權,則是醫療工作人員與患者之間的服務合同內容,“患者看病,醫者開方;患者花錢、醫者售藥”,他們之間是民事關系,醫療工作人員向患者推薦使用藥品,患者同意,由此而從供應商那里獲得好處,就并非是建立在“從事公務”的基礎之上,而是建立在醫患之間的商業行為之上,因而不能以按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論處。
在本案中,首先,被告人祝某某雖然擔任銅梁縣某醫院院長助理職務,并分管護理工作,但并未參與藥品及醫療器械的采購討論、決定環節。因此,其并不涉及公共財產的討論、審批、投向等問題。其次,被告人祝某某收受好處的方式是通過其在具體的醫療行為中,利用開處方的權利,向患者推薦使用供貨商提供的醫療器械,并得到了患者的認可。而且供貨商的選擇,是從既定的采購名單中確定,因此,該行為屬兩高《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條第三款“醫療機構中的醫務人員,利用開處方的職務便利,以各種名義非法收受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衛生材料等醫藥產品銷售方財物,為醫藥產品銷售方謀取利益,數額較大的”行為,應以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定罪處罰。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受賄采購醫療器具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非國家工作人員一旦成為“受委托從事公務”,就有可能成為受賄犯罪的主體。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國家工作人員受賄與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的區別在于是否是利用“從事公務”的職務便利。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保險追訴有期限嗎
2021-02-26在我國誣陷他人有什么后果
2020-11-17商號與商標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14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勞動者如何快速有效討薪
2021-01-18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申請強制執行是否停止計算利息
2020-12-11車禍面部傷殘賠償多少錢
2021-02-19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勞務外包哪個單位繳納全部保險嗎
2021-03-23用人單位拖欠工資有什么處罰是什么
2021-03-14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
2020-12-14保險公司理賠時會查證件的真假嗎
2021-02-28先理賠再治病拖垮癌癥病人
2020-12-16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車子失火保險賠嗎
2020-12-30保險合同糾紛無證駕駛免賠嗎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