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履行抗辯權有哪些效力?
(1)先履行方可中止履行合同,但應通知對方,并給對方一合理期限,使其恢復履行能力或提供適當的擔保。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權利的行為,又是合法的行為,當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滿不履行債務或遲延履行,并不構成違約。中止履行是暫停履行或延期履行,它并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關系消滅,而是維持合同關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則其行為構成違約,后履行方可要求其承擔債務責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應當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頭或書面形式均可。
(2)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未提供擔保且未恢復履行能力而要求對方履行的,先履行方可以拒絕。
(3)在合理期限內,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先履行方應當繼續履行合同。后履行方提供擔保或恢復履行能力后,先履行方不再有對方不能給付的危險,因此應當恢復履行合同。
二、如何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表現為當事人在履行期屆至時,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義務。這種拒絕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可以表述為“保留自己的給付”,也可以表述為“中止履行合同義務”。行使履行抗辯權,是否需要向對方作明確的意思表示、是否應當及時通知另一方,應區別不同的情況,采用不同的規則:
1、當因對方不履行合同義務而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時候,可以不通知對方。
因為不通知對方,不會因為未通知而給對方造成危害。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表現,是屆期不履行債務,此時應推定在先履行的一方了解另一方是在行使自己的對抗權利。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而未通知另一方并不構成合同責任。這不同于行使不安抗辯權。行使不安抗辯權的一方當事人要及時通知另一方當事人。
2、當負有一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履行有重大瑕疵時,或只履行一部分時,依誠實信用原則,另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通知對方,給對方舉證、解釋、改正的機會,防止損失的擴大。
我國法律對先履行抗辯權的效力有兩次,若對方在規定期限內提供擔保并恢復償還債務能力,則合同可以繼續執行。當對方沒有提供擔保時,先履行一方可以中止合同,具體情況應當如果雙方有異議的,可以向司法機關提出訴訟來判決處罰。
合同的不安抗辯權怎樣履行?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什么時候適用合同抗辯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2020-11-14沒有經營許可證進行經營的行為構成犯罪嗎
2021-01-21勞動爭議管轄權異議答辯狀
2020-12-15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店主不履行合同該怎么辦
2020-11-21夫妻相互繼承遺產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4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口頭約定變更勞動合同,其效力如何
2020-11-11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申請經營旅館業的備案手續
2020-11-30交通傷殘鑒定機構是否由保險公司指定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