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遺忘物立案的規定是怎樣的?
遺忘物立案的規定是財產的數額達到較大的程度是需要立案處理的,非基于物權權利人的本意脫離權利人的占有。根據我國《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二、遺忘物公安立案與否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1、物品丟失要及時報警,公安機關經過審查確定是否立案,當事人對不立案有異議的可提起行政復議。
2、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范圍是:明確是公安機關管轄的、需要被追究責任的案件。由于個人的疏忽遺失財物與盜竊、搶劫等刑事案件有本質區別,根據規定,警方通常都不予立案。
3、《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七十五條 ,公安機關接受案件后,經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且屬于自己管轄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予以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情形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不予立案。 對有控告人的案件,決定不予立案的,公安機關應當制作不予立案通知書,并在三日以內送達控告人。
三、遺忘物不還的后果
1、《物權法》第109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關于遺忘物的規定,根據我國《刑法》第270條規定,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2、遺忘物不等于遺失物,對于遺失物而言,如果不歸還,可能產生民事法律上的關系,或者是道德上的譴責。
現實生活中,我們如果在公共場合撿到遺失的物品應當返還給丟失的人,畢竟對于失主來說,他們肯定是非常著急的,如果拒不歸還這樣一種情況是會受到道德譴責的,畢竟我國物權法也規定了撿到東西應當送交給有關部門或者失主。
遺失物與遺忘物處理方法是什么?
遺失物遺忘物埋藏物的區別
遺忘物被撿到算偷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介紹對象代收禮金拒退行為是否構成犯罪
2020-12-17外國投資者可以投資負面清單中禁止領域嗎
2021-01-07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定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13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清潔工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15細數常見的房地產中介的欺詐行為
2021-03-20房產證在銀行抵押起的可以加名字嗎
2020-12-26勞動合同跟勞務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0-11-11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意外險九級傷殘怎么賠
2021-02-07人身意外傷害險有什么獨特的特點
2020-12-11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19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也談《“拼車”發生交通事故,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202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