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錯誤且被扭送人受傷公民要賠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扭送不應該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傷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擔賠償的責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什么情況下公安立案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扭送不應該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傷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擔賠償的責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錯誤執行判決,能獲得民事司法賠償嗎
2021-02-14自己和房主簽的租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25股東會的列席人有什么權利
2021-03-15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房地產開發流程及五證是什么
2020-12-29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投保人和保險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0-11-26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理賠誤工費標準
2020-12-11員工食堂承包合同
2020-12-21耕地占用稅的適用稅額由誰規定
2021-01-25土地轉讓未經過村委會合同有效嗎
2021-01-24什么叫棚戶區改造,棚戶區是什么意思
2021-02-17企業拆遷如何賠償,如何賠償拆遷企業
2020-12-24安徽省宣城市拆遷征收補償規定
2020-12-23對拆遷補償標準有異議怎么辦
2021-03-12廈門翔安征地賠償標準
2021-02-06河北省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