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送錯誤且被扭送人受傷公民要賠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扭送不應該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傷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擔賠償的責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
第二條?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什么情況下公安立案
立案的條件是指決定立案所必須具備的基本要件。它是判明立案決定是否正確的依據。根據刑事訴訟法第86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這一規定說明,立案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事實條件,即有犯罪事實或犯罪嫌疑人
有犯罪事實,是指有被客觀、真實的證據所證明的危害社會的犯罪行為的存在,包括犯罪的預備、實施、未遂、中止和既遂,但是,這不意味著證實犯罪的證據需要確實充分,但也不應是辦案人員憑估計、猜測得出的結論。這里所指“有犯罪事實”,主要是指犯罪事件已經發生,即有犯罪的客體和客觀要件;而對犯罪主體和犯罪主觀方面的查明則不是立案的必要條件,而是立案后需要進一步查清的問題。因此,此時的證據并不要求達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獲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實和情節。
(2)法律條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公民扭送不應該被扭送的人,并且造成被扭送人受傷的,由扭送的公民承擔賠償的責任,扭送人侵害了被扭送人的利益。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行政拘留了怎么辦
2021-03-10虛擬股權是什么意思?
2020-12-25債權人申請債務人破產的,應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航空意外傷害保險怎么賠的
2021-02-24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意外傷害保險,猝死是否理賠
2020-11-15互聯網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0-12-24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投保人豁免險是什么
2021-01-09土地轉讓出售協議范本
2021-02-28拆遷評估后多長時間補償拆遷
2021-01-06公租房拆遷可以拒絕嗎
2020-11-16安置房的公攤面積比拆遷的原房屋公攤面積大合理嗎
2021-01-29拆遷房怎么才能辦理房產證
2021-03-14拆遷法補償方式有幾種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