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的概念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
二、監視居住場所如何確定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七條的規定,監視居住未完全剝奪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監視居住期間,不能折抵刑期。該條的規定表明,監視居住的場所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處,另外一種是指定的場所,如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監視居住的場所指定為賓館等場所,都屬于法律規定的可以采取監視居住的場所,這種強制措施不僅是名義上的監視居住,其性質也依然是監視居住,并未完全剝奪和限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其強制的程度畢竟不如拘留、逮捕等羈押措施,因此,監視居住期間不能折抵刑期。
負責執行監視居住的派出所應當指定專人對被監視居住人進行監督考察,并及時將監視居住的執行情況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通知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
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監視居住的案件,在執行期間,犯罪嫌疑人有正當理由需要離開住處或者指定居所的,負責執行的派出所應當及時報告所屬縣級公安機關,由該縣級公安機關征得決定監視居住的人民檢察院同意后予以批準。
監視居住是一種非關押的強制措施。修改后的刑訴法對監視居住的地點、適用范圍、被監視居住人應當遵守的規定、違反規定如何處理均作了明確規定,更便于操作。
監視居住的執行地點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被監視居住人在本地的固定住處,二是監視居住人在本地沒有固定住處的,檢察機關為其指定的居所。法律所規定的監視居住,不是完全限制被監視居住人的人身自由,只是限制被監視居住人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對其行動自由加以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這就要求我們,在決定監視居住時就應該考慮如果犯罪嫌疑人有可能逃跑、干擾證人、串供、毀滅或偽造證據等危險性,就不要采用監視居住措施。絕不能允許把監視居住搞成變相羈押。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監視居住的執行地點自己是否可以確定的相關資料。監視居住的執行地點一般是由人民檢察院進行指認。在執行的時候,犯罪嫌疑人如果沒有法定事由的,則不應該離開自己居住的場所。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剝奪政治權利的執行時間怎么算
2021-03-15失信人員名單多久撤銷
2021-01-13醫療糾紛訴訟的案由包含哪些
2021-01-01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人壽保險合同生效后還能變更嗎
2020-11-29交通意外險與人身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1-11飛機延誤險賠償條件是什么
2021-02-07家庭財產險的保險范圍可分為哪幾類
2021-01-10保險公司是否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得賠償主體
2021-03-03保險合同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2020-12-234S店延遲交車怎么賠償
2020-12-30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保險法對于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管理是怎樣規定的
2020-11-19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偽造 涂改有關證明騙取保險金案
2021-03-11淺議損失補償原則在人身保險中的運用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