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況會被監視居住
根據我國新《刑事訴訟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于符合逮捕條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監視居住:
(一)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養人;
(四)因為案件的特殊情況或者辦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更為適宜的;
(五)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監視居住措施的。
對符合取保候審條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證人,也不交納保證金的,可以監視居住。是否采取監視居住的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法院或檢察院決定。
同時,《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住處,無固定住處的,未經批準不得離開指定的居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共同居住人及其聘請的律師以外的其他人;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公安機關執行監視居住時,如果發現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違反上述規定的,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情節嚴重的予以逮捕。
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在刑事訴訟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得離開住處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對其行為加以監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根據刑事訴訟發的相關規定,監視居住,是指人民檢察院為了保證偵查、起訴工作的順利進行,責令犯罪嫌疑人不得離開指定區域,并對其活動進行監視的一種強制措施。
監視居住后還會坐牢嗎
監視居住并不意味著一定要坐牢
監視居住只是在刑事訴訟中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強制措施的一種,強制措施,是指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為了保證刑事訴訟的順利進行,而依法對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采取限制或者剝奪的各種強制性方法。所謂強制措施只是一種偵查手段,是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竄供,毀滅證據,再次犯罪等等,不管是關到看守所里也好還是在家里監視也好,只是視案件情況而輕重有所不同,其目的都是預防性的,而不是懲戒性的。
被采取了強制措施并不意味著你就是有罪的了,就得判刑了,偵查偵查,也就是你有沒有犯罪還在"查",你現在只是犯罪嫌疑人,等審查起訴以后就叫被告人,這兩個階段公檢法都只能稱你"涉嫌"什么什么罪,只有到有罪判決下來,你成了"罪犯",才叫犯了什么罪。是否坐牢要取決于你是否犯罪,證據是否夠定罪。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監視居住一般來說具有相應的條件,比如說必須是要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或者是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的情況。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重大安全事故處罰條例
2021-03-14男方出軌女方提出離婚,能否要求賠償
2020-12-09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央行出新規,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轉賬支付業務受限
2021-01-15股東變更前的債務與新股東有關系嗎
2021-02-14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長期勞務派遣是否會被認定為勞動關系
2021-02-03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恢復勞動關系裁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14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工齡計算方法
2020-11-08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保險合同包含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05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被車撞傷后要求保險公司賠償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意外責任險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