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刑事訴訟強制措施體系中,拘傳是強制力最輕的一種,與其他強制措施相比,在強制程度上有力度差別。根據《刑法》之規定,拘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身自由,因此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對拘傳的適用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避免濫用而侵害被拘傳人的合法權益。本文以我國及司法解釋為基礎,從拘傳的適用主體、適用對象、適用條件以及適用程序等多個方面入手,整理拘傳在適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分析我國拘傳制度的特點,從而使讀者對我國刑事訴訟過程中的拘傳制度有更系統的了解。
一、拘傳的適用主體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依《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根據案件情況,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傳、或者監視居住。”之規定,拘傳的適用主體是特定的,公、檢、法機關在刑事訴訟過程中均有權適用拘傳措施;
2.其他行使偵查權的機關。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四條“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以及第二百九十條的規定,國家安全機關、軍隊保衛部門、監獄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均有權適用拘傳措施。
二、拘傳的適用對象
1.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拘傳只能適用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其他刑事訴訟參與人員不適用拘傳措施。在實際中,拘傳往往是針對未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被關押,沒有拘傳的必要。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最高院解釋》)第二百八十條第二款規定,訴訟代表人系被告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的,可以拘傳其到庭。故,拘傳的適用對象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及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的訴訟代表人。
三、拘傳的適用條件
1.根據案件情況。根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拘傳的適用條件,可由公、檢、法根據自己對案件的客觀判斷決定采取拘傳措施;2.當事人經過依法傳喚而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情況。根據《最高院解釋》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對經依法傳喚拒不到庭的被告人,或者根據案件情況有必要拘傳的被告人,可以拘傳。
四、拘傳的適用程序
《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詳細地規定了拘傳的適用程序,下文將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對拘傳的適用程序進行分步解說。
(一)事先審批。
1.根據《最高院解釋》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拘傳被告人,應當由院長簽發拘傳票”的規定,人民法院適用拘傳措施的,須經院長審批;
2.根據《刑法》(以下簡稱《高檢規則》)第七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拘傳應當經檢察長批準,簽發拘傳證”,人民檢察院適用拘傳措施的,須經檢察長審批;
3.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七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需要拘傳的,應當填寫呈請拘傳報告書,并附有關材料,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公安機關適用拘傳措施的,須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審批。
(二)拘傳形式
1.需要出示相關的證明文件。根據《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七十五條之規定,公安機關拘傳犯罪嫌疑人應當出示拘傳證,并責令其在拘傳證上簽名、捺指印。根據《高檢規則》第七十九條之規定,拘傳時,應當向被拘傳的犯罪嫌疑人出示拘傳證。
2.可以使用械具。根據《最高院解釋》第一百一十四條、《高檢規則》第七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第八條規定,對抗拒拘傳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使用械具,強制到案。
3.對執行拘傳的人數有要求。執行拘傳的人員不得少于二人。
(三)拘傳地點
1.犯罪嫌疑人所在市、縣內的指定地點;
2.犯罪嫌疑人的住處;
3.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與居住地不在同一市、縣的,拘傳應當在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單位所在的市、縣進行;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所在的市、縣內進行。
(四)拘傳期限
1.《刑事訴訟法》規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十二小時;
2.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傳喚、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
3.根據《公安機關程序規定》第七十六條之規定,案情特別重大、復雜,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拘傳持續的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并且須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
4.根據《高檢規則》第八十條之規定,拘傳持續的時間從犯罪嫌疑人到案時開始計算。
(五)拘傳結果
因拘傳之目的是強制就訊,而非強制待偵、待訴、待審,因此拘傳沒有羈押的效力,在訊問結束后,應當將被據傳人立即放回。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三款之規定,不得以連續傳喚、拘傳的形式變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警察誤抓有賠償嗎
2021-02-14搬運視頻侵權嗎
2020-11-07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什么情況下擔保人不能拒絕承擔責任
2020-12-13離婚時能否要求男方歸還婚前借款
2020-11-18居間人的法律責任
2021-03-03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擔保合同連帶責任無效的依據有哪些
2021-03-11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因土地糾紛可以報警嗎
2021-01-30集資房和自建房有什么區別
2020-12-27崗位編制取消員工,調崗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1-01-30關于加班工資法律如何規定
2020-12-31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1-03-26投保壽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2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投保人死亡繼承人是否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