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這是2002年4月14日國務院發布,并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條對醫療事故概念的界定。按照這種界定,凡是違法或者違章醫療行為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都屬于醫療事故。
一、醫療事故的性質
醫療關系的本來性質,是一種契約關系,是指醫院與患者之間就患者疾患的診察、治療、護理等醫療活動形成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稱之為醫療服務合同。患者到醫院掛號,表示該醫療服務合同已經成立,在醫院和患者之間產生相對應的權利義務關系。就醫院方面而言,其權利主要為接受患者的報酬;其義務,一是須以治療為目的進行醫療活動,二是在實施醫療行為之前履行說明的義務,三是醫療過程中遵守醫療規章制度,嚴格醫療程序,保障醫療后果。
按照醫療服務合同的要求,如果醫院一方在醫療過程中,因醫護人員的過失,造成責任事故、技術事故或者醫療差錯,損害患者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后果,屬于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但是,如果從過失醫療行為侵害公民健康權、生命權的角度看,醫療事故無疑又是一種侵權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說,醫療機構的過失醫療行為既侵害了患者的合同預期利益,也侵害了患者的固有利益,構成侵權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競合。按照《合同法》第122條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從理論上講,在醫療事故糾紛中,患者既可以醫療機構違反醫療服務合同規定的義務為由要求醫療機構承擔違約責任,也可以醫療機構侵害其人身、財產權利為由來追究醫療機構的侵權責任。
就實際情況而言,醫療事故按照侵權責任處理對受害人的保護更為有利,因而應當選擇侵權責任確定醫療事故責任的性質,且在現實中和理論上也是這樣做的。這樣選擇,更有利于保護患者的權利,避免患者不清楚醫療關系的合同性質而不敢索賠的后果,同時,也可以使醫療機構不能借口合同有約定而拒絕對醫療事故的受害人予以賠償。
二、醫療事故民事責任的構成要件
1.醫療事故的主體是合法的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
醫務人員可分為醫療機構、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母嬰保健法實施細則規定保健機構應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故已不存在保健機構的醫務人員)。
只有醫療機構或依法處于醫療機構地位的其他機構的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過失致人身體損害的,才可構成醫療事故。預防機構的醫務人員從事本機構業務范圍的活動,不是醫療活動,不能成為醫療糾紛的主體。
未取得執業資格但依法在醫療、保健、預防機構進行實習或試用的人員,可依法從事相應衛生技術工作,視為合法。實習或試用單位應對其職務活動承擔責任。
2.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違反了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
3.醫療事故的直接行為人在診療護理中存在主觀過失;
4.患者存在人身損害后果;
5.醫療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是指在加害人的加害行為或其物件與受害人的損害結果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的前提下,確定加害人是否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問題。事實上的原因只是反映了行為與結果之間的事實上的聯系,并不直接引向侵權責任。行為人要對其行為結果負責,除了存在事實上的因果關系,還必須認定其行為是否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在判斷是否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即是否存在法律上的因果關系時,著重的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涉及到法律政策,案情的具體社會環境,當事人的特定狀況,時代背景以及倫理價值觀念等等因素,需要綜合考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舉報非法行醫
2021-01-12欠錢被仲裁了怎么辦
2021-03-07互聯網金融中的法律視角
2021-03-20偷圖紙涉侵犯商業秘密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05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合同法關于違約金標準
2020-11-15戒毒所不是直系親屬可以探視嗎
2021-03-17什么是仲裁委托代理人
2021-01-06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勞務方簽勞動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2-04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航空意外險可以買幾份
2020-12-01保險合同轉讓的程序有哪些
2021-02-17購買汽車保險怎么選擇銷售商
2020-12-30保險條款的法律規定怎么樣
2020-11-14誰有權指定人身保險的受益人
2020-11-20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保險代理人是指什么意思,主要包含哪些業務范圍
2021-01-24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