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賠償與醫療損害在賠償方面有什么差別
差別1、賠償有沒有屬于醫療事故的先決條件。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自2002年一開始實施,其規定的“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第四十九條第二款),就被法院否定掉。
因為它違反了《民法通則》等基本法,給受害患者獲賠附加了醫學會組織的“秘密合議”決斷屬于醫療事故的這種先決條件(第二十五條)。2010年7月開始實施的《侵權責任法》完全拋開“醫療事故”的提法和概念,拋開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這項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九條第二款不僅在司法中被抵制,而且其繼續施行,是對國家法律的抵觸和違反。早就應當廢止。
差別2、要不要賠“命錢”。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造成患者死亡的不用賠償死亡賠償金(第五十條規定的醫療事故賠償項目和標準不包含死亡賠償金),與2004年5月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采納本律師的意見,把死亡賠償金作為和精神損害撫慰金并列的兩項賠償(第二十九條和第三十一條)的規定完全相抵觸。醫療事故的賠償出現了不賠“命錢”的問題。《侵權責任法》同時規定了死亡賠償金的賠償(第十六條)和精神損害賠償(第二十二條)。
差別3、精神損失如何計算。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第五十條第(十一)項)。與2004年5月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不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十八條規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一款)予以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的數額,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一般這樣算來,醫療事故精神賠償較低,且直接套用“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算出的精神損害撫慰金金額往往具體到幾角幾分。法院的精神損害撫慰金確定下來往往是整數。實踐中,判過幾十萬元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侵權責任法》對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確定沒有新規定。醫療損害責任賠償應按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確定。
差別4、殘疾賠償金如何計算。
醫療事故賠償和醫療損害責任賠償的殘疾賠償金(殘疾生活補助費)計算年限和依據的數據不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對殘疾賠償的殘疾生活補助費計算規定為?“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第五十條第(五)項)。與2004年5月開始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不一致。《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殘疾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殘疾賠償金沒有具體規定計算方法,應按《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執行。
差別5、賠償要不要先“鑒定”因果關系。
醫療事故賠償和醫療損害責任賠償的先決條件和賠償程度不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條規定醫療事故“應當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會組織鑒定”。這個“秘密合議”的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可以不用鑒定人署名擔責(第二十五條、第三十一條),不用講任何理由直接給出責任程度和比例。可以完全由醫方的組織醫學會所組織的秘密小組看著給患方多大程度的賠償。《侵權責任法》規定的“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推定醫療機構有過錯”(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等情形,與“患者在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有過錯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賠償責任”(第五十四條),只規定了一種責任方式(“賠償責任”),沒有“因果關系”、“責任參與度”、“計算比率”的規定。沒有鑒定的先決條件。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知識,如果您還有更多的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或者直接委托律霸網律師幫您擺脫法律困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關系可要退回彩禮嗎
2021-01-26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干股可以收回嗎
2020-12-26驗資戶的資金如何轉出
2021-03-09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抵觸申請對專利新穎性的影響是什么,有哪些構成要件
2020-12-28賣假貨屬于詐騙罪嗎
2020-12-21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股權無償轉讓和股權贈與的區別
2020-12-04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去境外務工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09勞務派遣用工是否有探親假
2020-11-14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精神病人意外死亡保險公司賠付多少
2020-12-12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飛機延誤的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0簽定家庭財產兩全保險合同需注意事項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