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決定的合法是指行政決定是否符合法律規定,是解決行政決定與法律的關系問題。
行政決定的合法要件要求行政決定在做出程序及其行為內容等各方面都符合法律的規定,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其主要審查行政決定是否合法,判定標準是評判行政決定是否具備合法要件。行政決定的合法要件在德國、日本、和中國臺灣均使用四個要件,即主體合法、內容合法、形式合法和程序合法。我國大陸只講三個要件,即主體合法、內容合法、程序合法,將形式合法包含在程序合法中。行政決定的主體合法是行政行為合法有效的主體要件。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行政決定的內容應當合法、適當。這是行政決定合法有效的內容要件。行政決定的內容合法是指行政行為所涉及到的權利、義務以及對這些權利、義務的影響或處理,均應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和社會公共利益。所謂行政行為內容適當是指行政行為的內容要明確、適當,而且應當公正、合理;行政決定應當符合法定程序。所謂程序是指行政行為的實施所要經過的步驟:方式、順序以及時限。行政主體實施行政決定,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不得違反法定程序,任意作出某種決定。
行政決定成立后可能有合法和違法之分,合法的行政決定只是行政決定的一種形態。所以,行政決定的合法要件是行政決定成立基礎上的一個后續要件,合乎合法要件那就是合法有效的行政決定。合法與生效并無必然聯系,已生效的行政決定既可能是合法的也可能是違法的,因此,合法并不是生效的前提條件。
行政行為成立后,根據其公定性,即具備法律效力,所以有效的行政行為可能是合法的,也有可能是不合法的。行政行為成立后,如果具備合法性要件,那么無疑應該為有效行為,理所當然的具有確定力、拘束力、執行力(絕對有效),否則是相對有效(可撤消)或絕對無效。根據《行政訴訟法》第54條的規定,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決定)實體合法與否的判斷標準有:行為的主要證據充足、確鑿;正確適用了法律、法規、規章和行政規范性文件;行為必須公正、合理、適當。可見,行政決定有效與行政決定合法密切相關:合法是行政決定有效的一般情形,合法要件也是行政決定有效要件的一般要件。但兩者有區別:有效的行政決定不一定都合法(如在程序上欠缺的行政決定;經撲正后同樣承認其有效),合法的行政決定不一定都有效(如附條件和附期限的行政決定,其合法但沒有效力,這時在審判上不能用撤消或維持判決,因為行政決定還沒有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將分配的耕地作為宅基地建房,會被要求拆除嗎
2021-02-12被執行的房產是否可以保全
2020-12-18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兼并重組的債務包括什么
2020-12-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2-10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問題
2021-01-01婚姻口頭協議多久無效
2021-02-13婚前財產分割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09孩子臉部在商場受傷誰負責
2020-11-0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離職時扣除工裝折舊費合法嗎
2020-12-05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車險理賠7個月沒結果
2021-01-20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肇事逃逸商業保險賠嗎
2020-12-25在車險不足額保險合同如何賠償
2020-12-23投保后需要維護保險標嗎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