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是一回事嗎
取保候審與監外執行并不是一回事。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而監外執行是指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患有嚴重疾病,或者婦女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的嬰兒,不適宜在監獄或其他勞動改造場所執行刑罰,可暫由罪犯原居住地的公安派出所執行,并由罪犯原屬的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協助監督的一種特殊刑罰執行方法。
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適用條件不同
關于取保候審的適用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
對于暫予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五條規定對被判處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一)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二)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三)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對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項規定情形的,可以暫予監外執行。
對適用保外就醫可能有社會危險性的罪犯,或者自傷自殘的罪犯,不得保外就醫。
對罪犯確有嚴重疾病,必須保外就醫的,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診斷并開具證明文件。
在交付執行前,暫予監外執行由交付執行的人民法院決定;在交付執行后,暫予監外執行由監獄或者看守所提出書面意見,報省級以上監獄管理機關或者設區的市一級以上公安機關批準。
所以說,取保候審和監外執行不是一回事,它們的定義與使用條件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以上就是為您總結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秀的法律咨詢平臺,如果您還有疑問,歡迎進入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婆人在國外要離婚怎么辦
2021-01-04撞人撞斷腿了是刑事責任嗎
2021-01-15是否可以申請強制探望子女
2021-01-23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車輛損失險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五種情況!自駕出險不理賠
2021-01-09保險公司怎么確認騙保
2020-12-23租賃承包地后未兌現租金又轉租他人,農戶能要回自己的承包地嗎
2021-01-06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抵押不登記有效嗎
2021-01-01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房地產公司將預購房屋抵繳土地出讓金如何維權
2020-12-31劃撥土地轉讓時補交土地出讓金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08門面房拆遷,需要注意什么
2021-03-25有宅基地的如何拆遷補償
2021-01-16娘家是房子拆遷戶口遷走了可以要點補償嗎
2020-12-30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內容和特征是什么
2021-03-17宅基地拆遷補償包括哪些具體的內容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