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管轄是什么意思
指定管轄,是指上級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級人民法院對某一案件行使管轄權。指定管轄的實質,是法律賦予上級人民法院在特殊情況下有權變更和確定案件管轄法院,以適應審判實踐的需要,保證案件及時正確地裁判。
相關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37條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據此規定,在下列兩種情況下適用指定管轄。
(一)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
所謂特殊原因,包括事實上和法律上的原因。事實上的原因,如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遇到了不可抗力的事由,即地震、水災等無法行使管轄權;法律上的原因,如受訴法院的審判人員,因當事人申請回避或者審判人員自行回避,無法組成合議庭對案件進行審理。
出現上述情況之一的,應由上級人民法院在其轄區內,指定其他適宜的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經雙方協商未能解決爭議
所謂爭議,包括相互推諉或者相互爭奪。通常是因為法院之間轄區界限不明,或者對法律的規定理解不一致,也有因地方保護主義為其局部經濟利益爭先立案。
不論屬于哪種原因引起的爭議,應由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應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根據《意見》的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上級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37條的規定指定管轄時,應書面通知報送的人民法院和被指定的人民法院。報送的人民法院接到通知后,應及時告知當事人。
行政規定
行政訴訟法中的指定管轄是指上級行政機關以決定的方式指定下一級行政機關對某一行政處罰行使管轄權。這通常是由于兩個以上的行政機關對行政處罰的管轄問題發生糾紛或者因特殊情況無法行使管轄權時,才由上級機關確定由誰管轄。行政處罰法規定,對管轄發生爭議的,報請共同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指定管轄。
發生指定管轄的條件,通常是對行政處罰的管轄權有爭議。為什么會發生管轄爭議呢?這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行政機關職責不清,對社會生活、公共事務的管理互有交叉,因此表現在對行政違法行為的管轄上也必然是互有交叉,權責不明確,無法按職能真正落實管轄。
第二,由于我國的行政處罰制度還不完備,由于行政違法活動的錯綜復雜、法律、法規之間規定也存在著競合問題,因而,在實施行政處罰過程中出現對一個行政違法活動幾個行政機關都有管轄權的情況也是客觀存在的。
第三,由于一個行政違法案件可能連續、持續或者牽連幾種行政違法行為,而這些違法行為可能涉及幾個地區、幾個部門的行政機關,這種共同管轄問題在行政處罰實踐中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部門對誰實施管轄協商不成,也會出現管轄爭議問題。
第四,還必須指出,在目前行政處罰實踐中,在對行政違法案件的管轄問題上,一些部門不是從國家的利益出發,而是受利益趨動,從本部門的利益出發,對自己有利的爭著管,對自己不利的無人管,因而加劇了行政機關對行政違法案件互相推諉或者互相爭奪管轄權的矛盾。
對于出現了管轄權爭議問題,各部門應當盡量本著從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出發,互諒互讓,積極配合,相互支持,解決矛盾,使行政處罰工作得以有效地實施的態度,努力協商解決。必須指出,各行政機關在協商對行政違法案件的管轄權時,一定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同時要以便于實施行政處罰,便于及時糾正行政違法行為,便于教育違法行為人為指導思想。
當然,如果是因對一些法律、法規規定有不同的理解,或的確是體制上的問題無法確定應由誰來對該行政處罰案件實施管轄,應當及時報請共同的上一級機關指定管轄,以免延誤對行政違法案件的處理。
行政法條
第24條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管轄權轉移)。
《高法解釋》
第17條兩個以上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管轄。尚未開庭審判的,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被告人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的,應當在審限內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爭議的人民法院分別逐級報請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18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因案件涉及本院院長需要回避等原因,不宜行使管轄權的,可以請求上一級人民法院管轄;上一級人民法院也可以指定與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同級的其他人民法院管轄。
第19條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的,應當將指定管轄決定書分別送達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和其他有關的人民法院。
原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上級人民法院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轄決定書后,不再行使管轄權。對于公訴案件,應當書面通知提起公訴的人民檢察院,并將全部案卷材料退回,同時書面通知當事人;對于自訴案件,應當將全部案卷材料移送被指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并書面通知當事人法|律教育網整理。
第22條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將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指定其他下級人民法院管轄。
〔法條提示〕指定管轄3種情況:1、管轄權不明;2、有爭議;3、有管轄權的法院不宜行使管轄權,由上級人民法院以指定的方式確定案件的管轄。應重點掌握有關指定管轄法條規定的內容。
以上就是關于這些問題的答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需要關于這方面的幫助,律霸網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專利初步審查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14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發生交通事故怎么起訴
2020-12-15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的適用情形
2021-02-16購房合同欺詐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09雇傭關系能認工傷嗎
2021-03-212020年勞動合同法關于經濟補償金的法律規定
2020-12-14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意外傷害險中的意外傷害是指哪些情況
2020-12-10保險合同有哪些體現形式?
2021-01-06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被車撞了出院再入院保險公司會報嗎
2020-12-29如何改變觀念提升網絡保險品牌
2021-01-2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六條
2020-11-29什么叫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2021-01-17怎么合理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期限和價格問題
2021-02-20關于國家鼓勵開荒地的政策
2021-01-11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拆遷補償只能要錢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