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追訴期過了怎么辦?
超過追訴期,應該要根據找律師詢問具體的解決方法。
行政訴訟時效是當事人能夠向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的有效期限,超過了這一期限,則當事人喪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一般訴訟時效和法定訴訟時效的規定。行訴法第39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此可見,行訴法規定的一般訴訟時效為三個月。法定訴訟時效即法律有規定的訴訟期限從其規定。中國行政法律所規定的行政起訴期限有5天、10天、15天、30天等不同期限的規定。
訴訟時效的效力就是指訴訟時效屆滿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根據民法通則第135條、第138條的規定,這種法律后果表現在:
1、行政訴訟時效屬于消滅時效
在訴訟時效期間屆滿之后,所產生的法律后果是消滅了權利人享有的勝訴權,即權利人喪失了獲得法律強制保護的權利。
2、行政訴訟時效消滅勝訴權,而不消滅起訴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53條的規定,權利人在超過訴訟時效期間后起訴的,人民法院仍應予以受理,不得以訴訟時效屆滿為由不予受理。因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訴訟時效是否屆滿。當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沒有中止、中斷、延長事由的,則依法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權利人確有正當理由的,則依法認定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予以延長,以便保護權利人的權利。
3、行政訴訟時效屆滿并不消滅實體權利
這就是說,訴訟時效屆滿,導致權利人的勝訴權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強制保護。但是,權利人基于民事法律關系所享有的民事權利(實體權利)仍然存在,所以,義務人在訴訟時效屆滿之后自愿向權利人履行義務的,權利人仍然有權接受。不受訴訟時效限制(民法通則第138條)。而且基于當事人實體權利義務的存在,義務人在自愿履行義務后,又以超過訴訟時效為由反悔的,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但是,如果有證據證明實體權利本身已因其他原因而消滅的,則履行義務的義務人可以不當得利為由要求返還。
關于行政訴訟追訴期還有許多不懂的話,可以在線咨詢律霸網律師,本網律師會為你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國家征田補償標準
2020-12-04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有哪些新內容
2021-01-18商標淡化行為應當注意把握哪幾點
2021-01-13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妻子起訴要回購房款
2021-03-19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離職后公司扣款合法嗎
2021-02-10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公司可否不經過員工同意而調動崗位
2021-01-01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不受限制的特殊情況
2021-03-02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第三方勞務派遣合法嗎
2020-11-10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合同中怎樣的免責條款是無效的
2020-12-03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