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后是否能進行復議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在我國,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公安機關責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保證隨傳隨到的強制措施。
取保候審是公安機關為偵查刑事案件所采取的刑事強制措施,不是行政強制措施!行政復議是對國家機關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不服而向其上級機關提出的,所以不能提起行政復議。
相關法律知識:
刑事訴訟法第96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边@一規定即意味著,法院、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都有對已經采取的強制措施的決定進行變更或者撤銷的權力。我們認為,這是適應案件的不同進展情況而作出的變通規定。應當說,這一規定是比較合適的。
取保候審撤銷或者變更的表述方式及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幾種:
1、不應當被追究刑事責任的。
2、取保候審期限屆滿的。
3、發現采取取保候審決定不當的。
4、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患有嚴重疾病的。
5、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審結的。
6、已被逮捕的被告人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7、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8、已被逮捕的被告人,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9、被逮捕的被告人,因進行司法鑒定而尚未審結的案件,法律規定的期限屆滿的。
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取保候審的被保證人或者說是保證對象,既然保證對象都不存在了,取保候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意義,當然也應當予以撤銷。
11、保證人死亡、重傷或者出現其他喪失保證能力情形的。保證人是取保候審的義務主體,保證人資格的存在以其具有保證能力為前提條件,如果沒有或者喪失了保證能力,保證義務的履行就成為事實上的不可能,取保候審也就隨之應當予以變更。
12、公安機關提請逮捕以后,檢察機關不批準逮捕,案件需要復議、復核的,或者移送起訴后,檢察機關決定不起訴,需要復議、復核的。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援助辯護的種類及適用情形
2020-12-02租房合同沒生效前毀約怎么辦
2020-11-21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農村信用社擔保合同擔保期是多久
2021-03-23買賣拆遷安置房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6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理財保險的三大誤區如何避免
2021-03-01航空運輸貨物保險的責任范圍怎么劃分
2020-11-13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被保險人對保險公司的定損價格有異議的理賠
2021-01-15交強險十級傷殘保險公司能陪多少錢
2021-01-25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企業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要面臨的強制征收法律風險
2021-03-16保險受益權基本問題探討
2020-12-12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影響我國農村集體所有制承包經營權土地流轉都有什么因素
2021-03-03土地承包合同的訂立程序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2-09有關物權法的基本法律知識(二)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