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購房選擇上青睞價格相對低的二手房,但是二手房交易涉及的稅費要比新房多不少,對于購房者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那么要想使二手房過戶費減少,都有哪些措施?針對這些問題,律霸小編在下文整理了相關資料,供大家進行了解。
一、如何減少二手房過戶費?
1、兩證沒滿五年的,買賣雙方協商可以先做公證,等兩證滿五年后過戶。
2、找關系做低進件價(也就是評估價)。
因為后期稅費是根據評估價決定的。申請過戶報稅時,盡量把房產的總價報低,就可以少交一些稅費。報稅價是你們自己定的。房管局的電腦系統對當地每個區域有一個最低的評估價。你們報的報稅價高于那評估價就按你們的價計稅。低于的話就按系統的評估價計算。對這評估價最了解的是當地同區域的房產中介,因為他們經常去過戶,知道能最低報多少可以通過,所以建議你去中介那了解下。
二、 二手房交易中買房人應繳納稅費
1、 契稅:房款的1.5% (面積在144平米以上的需要繳納3%,即俗稱的豪宅稅)
2、 土地出讓金:按成本價的1.5%×建筑面積,住房面積是140以上需要3%(公房才需要,即沒有土地證)
3、 印花稅:房款的0.05%
4、 測繪費:按各區具體規定
5、 權屬登記費及取證費:按各區具體規定,一般情況是在200元內。
6、 營業稅:成交價*5.5%(房產證未滿5年的)
7、 中介費:房款的1%
三、二手房交易中賣房人應繳納稅費
1、 印花稅:房款的0.05%
2、 交易費:6元/平方米
3、 中介費:房款的2%
4、 個人所得稅:(成交價-當年購入價-裝修費-契稅-印花稅....)*20%(滿五唯一住房可以免除)。
四、二手房交易要注意哪些問題
1、房屋手續是否齊全
房產證是證明房主對房屋享有所有權的惟一憑證,沒有房產證的房屋交易時對買受人來說有得不到房屋的極大風險。房主可能有房產證而將其抵押或轉賣,即使沒有將來辦理取得后,房主還可以抵押和轉賣。所以最好選擇有房產證的房屋進行交易。
2、房屋產權是否明晰
有些房屋有好多個共有人,如有繼承人共有的、有家庭共有的、還有夫妻共有的,對此買受人應當和全部共有人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如果只是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買受人與其簽訂的買賣合同未在其他共有人同意的情況下一般是無效的。
3、交易房屋是否在租
有些二手房在轉讓時,存在物上負擔,即還被別人租賃。如果買受人只看房產證,只注重過戶手續,而不注意是否存在租賃時,買受人極有可能得到一個不能及時入住的或使用的房產。因為我國包括大部分國家均認可“買賣不破租賃”,也就是說房屋買賣合同不能對抗在先成立的租賃合同。這一點在實際中被很多買受人及中介公司忽視,也被許多出賣人利用從而引起較多糾紛。
4、土地情況是否清晰
二手房中買受人應注意土地的使用性質,看是劃撥還是出讓,劃撥的土地一般是無償使用,政府可無償收回,出讓是房主已繳納了土地出讓金,買受人對房屋享有較完整的權利;還應注意土地的使用年限,如果一個房屋的土地使用權僅有40年,房主已使用十來年,對于買受人來說是否還應該按同地段土地使用權為70年商品房的價格來衡量時,就有點不劃算。
5、市政規劃是否影響
有些房主出售二手房可能是已了解該房屋在5到10年左右要面臨拆遷,或者房屋附近要建高層住宅,可能影響采光、價格等市政規劃情況,才急于出售,作為買受人在購買時應全面了解詳細情況。
由此可見,對于想購買二手房的年輕人來說,要知道二手房交易繳納哪些稅費,如果不急的話可以等二證過了5年再過戶,這樣二手房過戶費減少很多。另外,還可以在申請報稅時將房產總價報低些,也可以減少相關費用。畢竟二手房交易費用也不少,對于剛需的年輕人來說,能省則省,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茂名律師 。
二手房屋過戶流程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二手房過戶需要什么資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賠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06怎么打官司
2021-02-06涉外離婚判決書什么時候生效
2021-01-07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解除同居關系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05贍養費能一次清嗎
2021-03-07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超市購物車需要1元才能用是否侵權
2021-02-09關于勞務糾紛中侵權損害賠償的規定
2021-02-21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哪些合同屬于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1-02-18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員工提供虛假資料可解除合同嗎
2021-03-20什么人可以成為勞務合同主體
2020-11-19借用資質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0-11-21人壽保險的基本概念和原則是什么
2021-02-20非壽險責任準備金計提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8旅游意外傷害險定義
2020-11-21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離婚時可供分割的財產險有哪些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