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河北省三河市民政局于1995年經河北省民政廳批準興辦一經營性公墓:“靈泉福園公墓”。1997年其與北京市**福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福園房地產有限公司將其股份轉讓給北京市**福園房地產咨詢有限公司,新的合作公司更名為“三河靈泉靈塔公墓”(三河市民政局原局長孟*華自1999年任法人代表和董事長)。公墓自1997年至2001年9月,以炒賣方式銷售骨灰格位45,000個,收款2.1億元,購買者約11,000人。公墓出售骨灰格位時,曾向購買者承諾,購買者可隨時退回格位,公墓可以以遠高出原購進價(且每年遞增)的價格回收。但是,此后公墓根本不履行承諾,拒絕高價收回和退款(所收款項一部分被原合作公司**福園房地產有限公司負責人攜出國外,一部分去向不明)。購買者發覺上當后,自2001年開始群體上訪:先是民政部,后是國家信訪局,再后是“京冀聯合工作組”,所有這些部門均未能找到解決上訪群眾問題的方案。之后,國務院辦公廳介入,2003年6月,國務院秘書局召集協調會,要求三河公墓還款。三河公墓終于制定出還款方案,承諾對購買4個格位以上者分三年還清其購買款:第一年還35%;第二年還35%;第三年全部還清。但此方案不為大多數上訪群眾接受,他們開始抗議、示威,甚至變相游行。在這種情況下,中央領導同志指示有關部門妥善處理此事。2004年5月,有關部門召開協調會,會上,大家方認識到上訪群眾的問題不能只依靠上訪和政府協調解決,還應該通過法治途徑為群眾提供救濟。于是,政府部門開始從第一線退下來,轉而鼓勵群眾依法訴訟。但現在訴訟能解決問題嗎?是走民事訴訟、刑事訴訟,還是行政訴訟的途徑,或者是三管齊下?如走行政訴訟的途徑,是以主管的民政機關、或是負有領導監督之責的政府、還是以違法批準銷售的物價機關為被告,或者是將所有對之負有責任的行政機關為共同被告?目前有關部門和當事人正在對此進行論證。此案自2001年開始群眾上訪到現在,將近4個年頭,這么長時間問題得不到解決。這說明了什么呢?說明了我們的現行行政救濟機制肯定存在問題,肯定有缺陷,肯定有不“靈”之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編碼的公章是否有效
2020-11-21公司并購和收購的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1-03-24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24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汽車保險不理賠的情況及解決辦法
2020-12-15出車禍對方跑了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1-27漁業承包合同的范本(一)
2020-12-05土地轉讓合同效力要如何認定
2021-02-19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土地轉讓協議標準格式是什么
2021-01-01購二手房改房拆遷利益有嗎
2021-01-16怎樣選擇拆遷安置房屋才不會后悔
2020-12-03泉州市農村拆遷補償如何計算
2021-02-23房屋評估價格對于房屋補償安置具有怎樣的作用
2021-01-19拆遷安置房買賣合同
2021-02-03鄭州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1拆遷維權程序中要遵守的時間規定
2020-11-24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哪個部門制定的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