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行為的效力
行政行為的效力通常理解為行政行為具備合法要件后,對行政法律關系的當時權利義務所發生的影響。但從行政的實際情況來看,也應包括行政行為成立以后,未經法定程序確認其合法性之前對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權利義務所發生的影響。
行政行為的效力一般可分為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四個方面。
(一)公定力
公定力是指行政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所為的行為,一經形成,在原則的上即應推定為合法,在未經法定機關通過法定程序撤銷或宣布為無效之前,任何人不得否定其效力。
(二)確定力
確定力,也稱為不可變更力,是指行政行為已經作出,其內容非以法律程序不得隨意變更的效力。表現在兩個方面:(1)對行政相對人的確定力。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后,行政相對人必須服從。行政相對人如果對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不服,可以在法定的期限內,向特定的行政機關申請撤銷或變更,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依法申請復議或起訴,期間過后該行為即取得合法效力。(2)對行政主體的確定力。行政主體對自己所作的行政行為,也不得隨意撤銷或變更。如果發現該行為確有法定的撤銷變更理由,必須由有權的行政機關以法定程序撤銷或變更,并向行政性對人說明。
(三)拘束力
拘束力是指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其內容必須得到遵從、不得違反的效力。拘束力也表現的兩方面:(1)對行政相對人的拘束力。行政行為一經作出,行政相對人負有服從和遵守行為內容的義務。(2)對行政主體的拘束力。行政主體本身也必須受到行政行為的拘束。行政主體的上級機關,也必須服從該行政行為的拘束,否則就構成越權或侵權。
(四)執行力
執行力是指行政行為一經作出,其內容必須完全地,實際地得到履行,當事人不得延誤或抗拒的效力。我國行政法學界習慣上認為,執行力是針對行政相對人的,即相對人如不履行法定義務,行政主體即可依法采取強制措施,促使相對人履行義務,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但實際上,執行力也可針對行政主體,如果根據行政行為的內容,行政主題負有某種義務而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行政相對人也可以通過法定方式敦促行政主體履行其義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轉讓協議書合法要件
2021-01-19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指定管轄偵查時傳喚可否異地
2021-01-292020交通事故進行傷殘鑒定有哪些流程
2021-02-21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怎么判定合同真偽
2021-01-28擔保合同法律效力該如何確定
2021-03-16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公寓房產權能否續期
2020-12-15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中介哪些行為會受處罰
2021-02-19提供虛假學歷,入職近10年還能解雇嗎
2021-02-28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又有哪些呢
2020-12-19保險合同的內容包括哪些
2020-11-12保險公司理賠時會調取監控嗎
2021-01-10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我國保險市場上的經營主體有哪些?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