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繳注冊資本對于股東的義務是否受影響?
基本不受影響。在2013年《公司法》關于認繳制出資方式作出規定的背景下,不可簡單的推定股東的認繳出資義務可以加速到期,嚴格限定于解散或破產的兩種情形仍是目前最適合的制度安排
1、在立法本意方面看,公司這種組織形式的出現極大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最大的原因就是股東可以躲避在公司堅硬的外殼之下,更加無所牽掛地參與市場交易,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外承擔責任。也只有特殊的組織形式(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或出現特殊情形(清算或解散或法人人格否認)時,才能穿透公司面紗,直接追究到股東本身。這也是公司這種組織形式的法理根源。
2013年修訂的《公司法》放寬了股東出資數額、期限、形式等方面的要求,更多的是為了簡政放權、刺激經濟的考慮,不能因為認繳制出資方式的出現就隨意可以穿透公司面紗。在非特定情形(清算或解散或法人人格否認)出現前,債權人不能直接要求認繳期限尚未到期的股東的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無論是在訴訟中直接將股東列為共同被告還是當公司清償不能時,在強制執行程序中追加被告。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三條第一款規定:“公司債權人請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的股東在未出資本息范圍內對公司債務不能清償的部分承擔補充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該條款的規定經常在實踐中造成誤區,認為債權人可以徑行起訴公司與認繳股東。但這里的“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其實指的是股東已經達到約定的認繳期限但未履行相關義務的,在認繳期限屆滿之前,債權人也不得徑行對股東提出連帶賠償要求。
2、在目前,公司確已喪失債務清償能力的,申請解散和破產仍是處理債權債務糾紛、徹底解決公司問題的最好方式,對所有的債權人來說也相對公平。而且,隨著法律界對僵尸企業的日益關注,申請企業解散或破產的審批程序也越來越便捷,有的地區甚至已經推出了企業簡易注銷的操作辦法。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2015年發布的《關于當前商事審判工作中的若干具體問題》也就此表達了傾向性的意見,認為不應讓股東的出資義務“加速到期”,理由是:如果公司不能清償單個債權人到期債權,那么其往往也資不抵債,或者明顯缺乏清償能力,或者有喪失清償能力可能。
此時按照《企業破產法》第二條,公司已經符合破產條件,所以更應當保障全體債權人的利益。單個的債權追及訴訟不盡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一、三十二條的精神。公司債權人在此情況下應當申請債務人破產,進入破產程序后再按照《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五條使股東出資義務加速到期,最終在真正意義上保護全體債權人利益。這也是給司法實務中對于該問題的處理提供了較為明確的法律依據。
3、隨著工商網站電子數據的普及,公司注冊資本以及實收情況已經屬于公示信息,包括債權人在內的任何第三方均可登錄查詢。在參與市場交易之前,具備法律常識的交易方應當主動查詢對方企業的資格資質問題,嚴格控制空殼公司給交易行為帶來的不確定性。即關于公司的注冊資本及股東出資義務是否履行,交易方完全可以做到明知,其不能以對此不知情進行抗辯。相應地,如果在此明知基礎上,債權人可以再直接要求認繳股東承擔連帶責任的話,未免有太無視公司法本身的立法原理之感,也違背了2013年《公司法》修訂的初衷。
4、公司對外的債權債務關系主要受《合同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法規領域的調整,民法思維占主導。但股東有限責任屬于《公司法》等法律法規的調整范圍之內,商法思維應當占據主導。兩種思維方式的不同決定了對于債權人是否可以要求認繳股東承擔責任這個問題的理解必定充滿矛盾。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的發展,民法思維已經根深蒂固,但商法思維卻仍未真正樹立,所以在司法實踐中以民法思維來解決商事爭議的案例屢見不鮮。誠然,兩種思維存在共通之處,也不應徹底割裂運用,但關于債權人是否可以要求認繳股東承擔責任這個問題,應更多地從商法思維考慮。當債權人利益與股東利益發生矛盾時,能否站在正確的思維角度是解決本問題的基礎所在。
所以,股東的義務其實和認繳注冊資本之間并沒有多大的聯系,對于公司在日常營運過程中產生的債權債務關系來講,就算不是認繳注冊資本,股東很多時候也是具有相應的連帶償還義務的。不過,債權人有的時候可能會和股東的利益形成矛盾,那也得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分析股東應該承擔的義務。
新公司法取消了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有哪些影響?
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的區別
新修公司法中注冊資本、出資期限等相關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退還報銷款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6原產地標記注冊可以變更嗎
2020-11-27代理合同范本
2021-02-25緩刑與死緩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3消費者享有哪些基本權利
2020-12-24父母健在孩子能否變更監護人
2020-11-26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無證遺產房產怎樣保全
2020-12-12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條件和流程是什么
2021-01-05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實施辦法有哪些
2021-01-12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可以不解除合同直接停社保嗎
2020-11-12被裁員公司不給經濟賠償怎么辦
2021-03-18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