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濫用自由裁量權如何處罰
1、判決全部撤銷。如果因濫用職權使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全部處于非法狀態,或雖部分違法部分合法,但合法部分不能獨立保留時,人民法院應判決全部撤銷。這種撤銷判決就使該具體行政行為完全失去了合法性,具有對行政案件最終決定性質。
2、判決部分撤銷。如果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根據幾個不同的法律法規有多項處理決定,有的一項處理決定中有幾個內容,其中既有正確部分,又有濫用職權的部分,且濫用職權部分可以獨立分離出來,人民法院應維持其處理正確的部分,撤銷其濫用職權部分,使濫用職權部分失去效力。
3、判決全部或部分撤銷并同時判決被告重新作出新的具體行政行為。有的具體行政行為雖然因濫用職權而被全部或部分撤銷,但該案件原告又確實違反了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應當受到處理,人民法院在判決撤銷后,可以同時依法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還有一種情形,具體行政行為因濫用職權,如果被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將會給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造成損失的,人民法院在判決撤銷或部分撤銷的同時,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4、確認違法并責令被告采取補救措施。具體行政行為因濫用職權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違法的判決,并責令被告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造成損害的,依法判決承擔賠償責任。
5、裁定準許或不準許原告撤回起訴。如果人民法院對濫用職權的具體行政行為在判決撤銷前,被告主動認識到自己的行為違法,改變了原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并申請撤訴,只要被告改變的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人民法院應裁定準許原告撤回起訴。如果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后,原告不同意或者即使同意,但不申請撤訴,或原告同意改變并申請撤訴但法院不予許可的,人民法院應裁定不準撤訴,繼續審理原被訴行政行為并依法作出裁判。
自由裁量權行使的原則
1、堅持合法性原則
從裁判的角度來說,合法性就是指裁判結論與法律的內在邏輯的一致性。如果法官做出一個裁判,讓某人承擔某種責任,但是,按照法律的邏輯無論如何也推導不出來這個結論,結論與法律的邏輯就沒有一致性,也就經不起合理性分析;而客觀上法院的職責是依法公正、及時地解決糾紛,而不是純粹地查明真相。盡管真相不可能都查明,但是案件糾紛依然必須解決。這好比一個人生病了,醫院給他解決毛病,醫院總不能說病因不明就拒絕治療。而社會得病了(即發生糾紛),法院就要把糾紛解決掉。如果真相未查明糾紛就不予解決,那么各種復雜糾紛日積月累,最終只會導致社會的癱瘓直至崩潰。
合法性應當是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的前提。只有依法辦事,才能增進群眾對國家的信任。這里所說的注意合法性,是指在法律規定允許的范圍內應盡可能考慮最大的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道德效益。政治、經濟、道德和法律是相輔相成的,不能只看法律而無視其他,但是,對政治效益、經濟效益和道德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不能超出合法性的界限。
司法權是在指法律上認定事實并作出結論的權利。法官是站在法律的角度對案件事實進行審查的,而法庭上奉行的規則是存在的東西并不意味著有效,換言之,法官不需要無條件的尊重事實,這是法官的特權。不按正當程序獲得的證據是不合法的,法官就有權對之不予認可。因此,法官運用自由裁量權時,首要的任務是要堅持合法性地進行,“合法性就是第一道程序”。
法律只承認合法的東西。不合法的東西雖然在客觀上無可置疑地存在,但在法律上卻可能無效。因此,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運用要符合立法目的。“‘法’是‘理’的強制化。”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必須受到立法目的和法律原則制約,這種法律的目的和原則,是法律規章的核心內容。違背了這一要求,也就違背了裁判合理性原則,就是對法的精神的違背。如當事人違法所得的財物必須沒收,不容許任何人通過違法獲得利益,否則助長違法。
總之,法官運用司法自由裁量權,從司法制度層面講,合法性與客觀性的矛盾又是必然存在的,兩者的完美協調統一卻是偶然的,需要各種偶然性因素來幫助才行。在司法實踐中凡碰到兩者沖突而要求進行兩難選擇時,應當如何取舍呢?筆者認為,按法律思維的規則,就是強調合法性比客觀性重要,堅持合法性優先。
2、堅持合理性原則
法官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權,必須符合合理性原則。這里所說的合理性,就是指裁判形式上的合法性,實質上就是結果合常理。法律來源于常理。馬克斯·韋伯認為,法治的現代化過程就是形式合理性逐漸取得優勢地位的過程,而形式合理性就是能夠準確計算的合理性。
合理性原則是司法自由裁量權的精髓。合理性原則的實質精髓要求法官通過對具體的案件處理公正度相當,或視情節輕重,處罰時以事實為依據,即認定行為人犯罪或民事行政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與法律法規規定處罰相適應,禁止處罰畸輕畸重,重則輕罰,輕則重罰。
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要符合理性要求。什么是理性?有學者認為,“有理性就是不傻、會算賬、賠本的買賣不干,你想騙他不太容易”。那么,作為法官堅持理性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注意哪些問題呢?對于法無明文規定情形的案件,適用自由裁量權時,應當考慮裁判結果是否符合法律原則、公平正義和公序良俗;法有范圍規定的,在法給定的范圍內依據案件實際合理選擇;對法律范圍之間有沖突的,應按立法目的、公平正義的原則做出正確有效的裁量。
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權,要求法官公平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被處罰的當事人。對犯罪、或違法事實、性質、情節等因素基本相同的行為人實施刑罰或者調處時,適用的法律依據、處罰種類和幅度力求注意做到基本一致。
3、堅持適當性原則
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適當性原則,具體包含這樣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法官必須自身明確行使自由裁量權的職權范圍:這就是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從案情事實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裁量的;法規規定由人民法院從案件事實的具體情況出發進行裁量的;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從法定的幾種方案中選擇其一的;法律規定由人民法院在法定的范圍、限度內裁量的,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但符合法律原則的、法律規定的其他適用的自由裁量權。一方面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要明確法律有絕對確定的法定裁量條款時,排除自由裁量。自由裁量權應在法律規定的幅度、范圍或者處理方式內行使;自由裁量權必須在可以自由裁量權的假定情況下實行時,才得以行使,即自由裁量權必須符合法律精神、符合公序良俗,注意行使自由裁量權不得類推適用。
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適當考慮相關因素,不考慮不相關因素。所謂相關因素是指與待處理事件有內在聯系的并可以作為決定根據的因素,也就是相關的客觀事實以及事實與事實之間有必然的客觀聯系,與事件本身沒有內在聯系的因素不能作為做出決定根據的因素。相關因素如:犯罪事實、性質、情節;過錯性質、危害后果等。這些因素在法律規范與社會發展的沖突因素、與法律精神和原則、法律正義的價值取向、法律思想與理論因素、與公序良俗、社會效果因素等。所謂不相關因素,就是不應當考慮人際關系、職位高低、經濟狀況等不相關的因素。
4、堅持程序正當性原則
程序正當,自由裁量權的裁判行為才能合法進行,才能有效緩解當事人因受到刑罰或利害因素影響而產生的對立情緒,以消除潛嫌。程序正當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法官在實施自由裁量權過程中,應當盡履行告知程序之責任,對于犯罪嫌疑人應當及時告知其犯罪或被處罰的事實、理由、依據、證據、裁量的幅度等內容,以充分聽取當事人的意見,并采納當事人合理申辯。同樣,審理其他案件的做法也亦應如此。
法官自由裁量權行使方法定位,應該涵蓋以下七種情形:
一是在法律規章范圍幅度內進行。即法官在對具體的案件涉及處理前,可以在法定的處理幅度內自由選擇不同處理方式兩者間自由選擇一種。
二是選擇行為方式是法官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權。對于法律責任中設有“可以”兩字,即法官在選擇具體處理行為方式上,有自由裁量的權力,它包括“可處”、“可不處”。
三是作出具體個案裁判時限自由裁量權。因為有許多法律、法規均未規定做出具體審判階段、每個環節的時限,所以,作為法官在何時作出裁判結果有自由選擇的余地。
四是對于案件事實、性質的認定,承辦法官對當事人的行為性質、事實、情節,危害后果,或者訴訟爭辯雙方的民事法律事實、民事法律關系、行為結果的性質認定有自由裁量的權力。
五是適用法律上的自由裁量。法官對某個訴訟當事人的民事法律行為,確認為合法或違法,選擇適用何法律規章、援引何法條處理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六是對“犯罪情節輕重”、“民事過錯責任大小”的認定有自由裁量權。現行的法律規章中出現不少“情節較輕的”、“情節嚴重的”等字眼,何為情節較輕?何為情節嚴重?沒有規定認定情節輕重的法定條件,這樣,承辦法官對情節輕重就有自由裁量權。
最后一點,決定是否執行的自由裁量權。現行民事法律規章對于權力義務大都規定公民、法人、組織享有承擔,就行政執法來講,法律規章大都規定由行政機關決定是否執行,截止目前為止還沒有法律法規明確罰沒收入何時入庫的規定,尤其是相對人不服行政處罰的申請人,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或者行政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的行政強制措施執行案件,一經法院立案受理,法官在審查行政機關處罰決定是否合法合理合情時,無疑給辦案法官留下了維持或者撤銷行政機關處理決定的自由裁量權選擇行使的空間。
如果各位讀者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需要咨詢,歡迎來律霸網進行,你會得到滿意的咨詢結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的步驟
2020-12-08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2020-12-23車禍對方死亡了我會被拘留嗎
2021-01-05熊**破壞軍人婚姻案
2021-01-13企業法律顧問資格許可尷尬落幕
2020-12-13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交通事故中要做哪些司法鑒定?保險可以賠償多少費用?
2020-12-04企業經營不善降薪是否違法
2020-11-30聊騷能作為離婚的證據嗎
2021-01-09商業銀行是企業法人嗎
2021-03-20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勞務合同和就業協議書有什么不同
2021-01-25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保險合同必須書面生效嗎
2021-01-22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分紅保險的特點與分配方式分別是什么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