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得了癌癥能保釋嗎
若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可以取保候審。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明確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采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采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第六十八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六十九條?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七十條?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及時報告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一條?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四)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并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由公安機關執行。客觀地說,犯罪嫌疑人被羈押后,最應當考慮和最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的行為即為代為取保候審。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在取保后審的時候要交納取保候審金,這個金額是為了保證當事人能夠遵守相關的規定,采用取保候審的目的還是為了對案件更多的尋找證據,一般情況下在取保候審的時候都不能亂跑。如果有法律問題的話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職稱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0-11-15拆遷公司強拆是否構成犯罪
2021-01-21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判決后如何申請執行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28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擔保合同的擔保期限怎么確定
2021-02-22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承攬合同和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20大學生見習期權益應由誰來保障
2020-11-17雇傭關系的賠償標準
2021-01-19辭退福利算工資嗎
2021-01-12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網絡上訂立的保險合同需要注意音頻形式的說明
2020-11-20保險公司合同變更 第三者責任險賠付
2020-11-3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修車費高于定損價引發爭端 保險公司全額賠償修車費
2020-11-29酒后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可拒賠
2020-12-05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