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概念與特征
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是指公證機關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以給付為內容并載明債務人愿意接受強制執行承諾的債權文書依法予以公證,賦予該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當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經公證的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時,債權人可以根據法律規定的程序,不經訴訟而直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關于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第37條、《公證程序規則》第39條及第55條均有規定。2000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還聯合下發了《關于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執行有關問題的聯合通知》(司發通[2000]107號,簡稱“《聯合通知》”),對辦理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條件、范圍、效力、內容、申請執行等做出了明確的規定。2008年4月23日,中國公證協會還發布《辦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及出具執行證書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辦法。
依據上述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具有以下法律特性:
第一,所適用的債權文書具有特定性。強制執行公證僅適用于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債權人和債務人對債權文書有關給付內容無疑義,以給付貨幣、物品或者有價證券為內容的債權文書。《聯合通知》第2條明確,公證機關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的范圍包括:
(一)借款合同、借用合同、無財產擔保的租賃合同;
(二)賒欠貨物的債權文書;
(三)各種借據、欠單;
(四)還款(物)協議;
(五)以給付贍養費、扶養費、撫育費、學費、賠(補)償金為內容的協議;
(六)符合賦予強制執行效力條件的其他債權文書。
由上可見,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適用的債權文書具有特定性。
第二,必須以當事人的自愿為前提。首先,由于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相當于當事人放棄了起訴權利而可以直接進入執行程序,因此需要以當事人自愿為前提,需要由債權文書所涉及的雙方當事人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即需要達成申請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合意;其次,債權文書中應當載明當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義務時,債務人(包括擔保人)愿意接受依法強制執行的承諾;再次,當事人各方一致確認債權文書是真實的,相互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明確,且均對債權文書有關給付內容無疑義。
第三,公證行為是債權文書獲得強制執行力的充分條件。一方面,公證機關對雙方當事人申請的符合范圍和條件的債權文書進行公證,并出具《公證書》,賦予債權文書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另一方面,債權文書經過公證后,債務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經公證的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的,公證機構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依照有關規定出具執行證書。
強制執行公證缺陷
無論從強制執行債權文書公證的制度初衷還是實際操作效果看,其對商業銀行清收不良貸款都具有一定優勢。但是,根據筆者多年的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清收經驗,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并非在任何情形下均有利于商業銀行清收不良貸款。
(一)辦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并不一定節約時間成本
法律規定當事人可以辦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的初衷在于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情況下,另一方當事人可不經過訴訟或仲裁即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但對于商業銀行個人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而言,辦理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債權文書公證并未明顯節約時間成本。
首先,商業銀行需要按照提起訴訟一樣的程序,準備材料,然后向原公證機關提交要求出具《執行證書》的申請。
其次,公證處在出具執行證書前需要按照《聯合通知》、《指導意見》的規定對債務人(包括擔保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債務的事實進行核實,一旦債務人提出異議,公證處又要對異議進行核實,該過程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短則一、二個月,長則五、六個月。
再次,公證處個別公證員出于自身業績考核而拖延出具執行證書時間,甚至希望當事人自行和解。特別是在核實過程中,一旦債務人提出其愿意歸還借款或表示有能力歸還借款的,部分公證處便不再對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債務的事實進行核實,而是以此為借口拖延出具執行證書,直至債務人清償債務或當事人自行和解。
最后,《民事訴訟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簡稱“《民訴法解釋》”)規定了實現擔保物權程序,對于設有物的擔保的借款,申請實現擔保物權可能比辦理公證更加節約費用。因為實現擔保物權案件屬于特別程序,而根據《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八條之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2]。
(二)公證處不具有財產保全程序,不利于維護商業銀行的利益
根據我國《公證法》的規定,“公證機構是依法設立,不以營利為目的,依法獨立行使公證職能、承擔民事責任的證明機構”,其地位僅僅是一種民間證明機構,并沒有國家賦予的司法裁判決或執法權。在辦理有關案件過程中,公證處并不能像法院那樣對有關債務人的財產采取查封措施,因而可能給商業銀行清收逾期貸款造成影響。加之申請執行證書需要的時間可能較長,在此期間債務人的財產完全有可能為其他法院所查封、凍結,進一步增加商業銀行實現債權之風險。
(三)執行證書可能無法主張律師費、公證費等費用,不利于維護商業銀行的利益
雖然商業銀行金融借款合同一般都有類似這樣的條款:“如借款人不依約支付本合同約定由其支付的任何款項而引致銀行催收,或因任何原因而使銀行通過任何途徑或方式追索或處分抵押房地產,借款人應承擔銀行實際發生的各項費用損失,包括但不限于各項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拍賣費、訴訟費、保全費、強制執行費、代理費等。”但是對于律師費等費用標準,一般鮮有約定。
由于公證處并非審判機構,如果公證處對商業銀行所主張律師費用之標準、數額等進行審查、確認,缺乏足夠的法律依據。因此,不少公證處對于商業銀行的律師費主張不予支持,也有公證處對于商業銀行所主張的律師費僅支持部分(即使商業銀行主張的律師費已低于政府指導價)。而前幾年,部分公證處在出具執行證書中描述執行標的時一般只表述為:執行標的為貸款本金×××元,利息×××元,罰息×××元以及債權人實現債權和抵押權的一切合理費用。當商業銀行依據載明“實現債權和抵押權的一切合理費用”而未寫明具體金額的執行證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由于“一切合理費用”的表述不夠明確,法院將可能直接裁定不予受理。
(四)執行證書存在被法院裁定不予執行的風險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八條第二款之規定,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執行。《民訴法解釋》第四百八十條第一款規定了可以認定為公證債權文書確有錯誤的幾種情形,包括:(1)公證債權文書屬于不得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的;(2)被執行人一方未親自或者未委托代理人到場公證等嚴重違反法律規定的公證程序的;(3)公證債權文書的內容與事實不符或者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4)公證債權文書未載明被執行人不履行義務或者不完全履行義務時同意接受強制執行的。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強制執行公證缺陷的介紹了。其實只要是強制執行的公證都是一定是有缺陷的,它突破了公證文書的不可強制執行性,大家一定要辯證看待它。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債務人失蹤后怎么討回債務
2020-11-12公交車下客時人被撞責任認定標準
2021-02-25夫妻離婚后財產分割
2020-11-27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交通事故索賠需要準備哪些醫療費證據
2021-01-15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經辦人要承擔合同的責任嗎
2021-03-14拿到公證書后怎么過戶
2020-12-26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勞動合同和退休返聘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0-11-22飛機延誤險怎么買
2020-12-23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保單是假的,由誰負責
2021-01-14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范圍
2020-12-21游客死于“高原反應”保險拒賠
2020-12-21超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不理賠
2021-01-13保險合同期限屆滿或履行完畢是指什么
2021-03-24快速理賠定損金額不夠怎么辦,流程怎么走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