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審10年未處理是否表示不追究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最長期限為12個月,超過12個月未變更其他強制措施或者提起公訴的,取保候審會解除,超過10年未處理的,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九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被取保候審了還會判刑嗎
事實上,取保候審與是否判刑無關,兩者不應混為一談:
1、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
按照刑法的規定,取保候審只是一種強制措施,其性質和刑事拘留、逮捕等強制措施一樣,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放了出來,在家里等候司法機關的進一步處理罷了。
一般來說,只要取保候審的滿足條件,犯罪嫌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及律師,都可以向司法機關申請取保候審,暫時將人放出來。同樣,當犯罪嫌疑人違反取保候審的規定,司法機關同樣可以變更強制措施,再次逮捕犯罪嫌疑人的。
由此可見,取保候審與是否判刑沒有關系,不能認為人暫時放出來就沒事了,除非收到公安機關的銷案(撤案)通知書,否則,仍要繼續待審。
2、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判刑是法院的事
通常情況下,犯罪嫌疑人能夠被取保候審的,不是事小,就是其病重或已懷孕,但這和犯罪嫌疑人有沒有犯罪、需不需要判刑無關,不能因為取保候審,就說其無罪不用判刑了。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后,想要沒事的,仍要經過兩道程序:
(1)檢察院審查起訴。公安機關偵查完案件后,會移交給檢察院審查起訴,若檢察院審查認為無需追究刑事責任的,就會不予起訴,這時被取保的犯罪嫌疑人就沒事了。否則,檢察院就會向法院起訴,追究其相應的刑事責任。
(2)法院審判。法院接到檢察院起訴后,會根據各方的證據資料、庭審意見等綜合考慮,作出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判決及相應的刑罰。說白了,判刑不判刑是法院的事,與取保候審無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取保候審最長期限為12個月,超過12個月未變更其他強制措施或者提起公訴的,取保候審會解除,超過10年未處理的,一般是不追究刑事責任。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25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哪些必須先復議后訴訟
2020-11-25擔保法對連帶共同保證人追償權的限制
2021-03-18婚姻法解釋一
2020-11-24杭州公司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1簽了合同又作口頭承諾有效嗎
2021-01-31一般合同糾紛時效為幾年
2020-12-09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簽保密協議有保密費嗎
2021-03-24企業試用期如何解聘員工
2020-12-24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航班延誤多久可以賠償
2021-02-03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建筑工程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20保險合同的成立需要具備哪些
2021-01-30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是否有效
2020-12-13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