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已經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司法機關可以將逮捕予以變更或解除:
1.患有嚴重疾病的。
2.正在懷孕或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辦結的。刑事訴訟法第74條的規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律規定的偵查羈押、審查起訴、一審、二審期限內辦結,需要繼續查證、審理的,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對逮捕超過法定期限的,下列人員依法有權要求解除:(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
對逮捕超過法定期限而要求解除的,依法應向原批準、決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請,原批準、決定的機關經過審查,對于查明逮捕確實超過法定期限的,有義務盡快糾正,予以變更或者解除。
(二)應當變更、撤銷或解除逮捕的情形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已經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司法機關應當將逮捕予以變更、撤銷或解除:
1.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管制或者宣告緩刑以及單獨適用附加刑,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
2.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期間,被告人被羈押的時間已到第一審人民法院對其判處的刑期期限的。
3.不符合逮捕的適用條件。刑事訴訟法第73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和委托的律師有權申請取保候審。
對被羈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需要變更強制措施或者釋放的,決定機關應當將變更強制措施決定書或者釋放通知書送交公安機關執行。
(三)應當變更為逮捕的情形
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對于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告人,應當變更強制措施,改為逮捕:
1.已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刑事訴訟法第56、57條規定的被取保候審人或者被監視居住人在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期間的義務,不逮捕可能發生社會危險的。
2.應當逮捕但因為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而未予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疾病痊愈或者哺乳期已滿的。
公安司法機關決定變更強制措施,予以逮捕的,應當通知負責執行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公安機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引發的工傷如何認定,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如何分割婚訴訟中拆遷安置房
2020-11-21農民工死亡一次性賠償有什么
2021-03-23車禍多久不起訴什么時候過期
2021-03-12車禍撞死人怎么賠償
2021-02-11行政案件鑒定告知時限是多久
2021-02-07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未辦理結婚手續如何分手
2021-03-12法定贍養人
2021-02-19離婚前財產保全是凍結嗎
2020-12-29合同糾紛案判決書要多長時間
2021-01-05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單位沒給員工買社保發生工傷誰來賠償
2020-11-21什么是保險近因原則
2021-02-25韶關山洪致3人失蹤1人死亡,有沒有保障自然災害的保險
2021-03-23交通事故中從車上摔下的是否屬于交強險中規定的第三者
2021-01-07撞死流浪漢 保險公司可不理賠第三方責任險?
2020-12-17選擇保險公司三要素
2020-12-10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什么方式流轉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