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存在的問題
(一)超越法定的條件隨意變更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的規定,逮捕條件是:1.有證據證明有犯罪事實;2.可能判處徒刑以上刑罰;3.采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而有逮捕必要。該條第二款還規定:對應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果患有嚴重疾病,或者是正在懷孕、哺育自己嬰兒的婦女,可以采取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的方法。既然在檢察機關批準逮捕階段是符合逮捕條件的,那么,在執行逮捕后既沒有患嚴重疾病,又沒有懷孕或哺育嬰兒,要變更強制措施是沒有法律依據的,那就是超越法定的條件隨意變更強制措施。
(二)有權變更強制措施的部門多
在基層政法機關,有權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部門多,環節多。公安機關在刑事案件的捕后偵查階段,檢察機關在自偵案件的捕后偵查階段或在刑事案件的審查起訴階段,人民法院在刑事案件的審判階段,均可以自行決定將逮捕措施變更為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從而將犯罪嫌疑人予以釋放。而且,這些變更的機關或部門變更強制措施的權力歸屬范圍廣,各主體具有完全自由,他們不需要其他單位的配合或者批準即可自己作出變更決定。這種現象直接導致強制措施的變更雜亂無序。
(三)違反法定程序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三條的規定,公安機關對被逮捕的人變更強制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但在司法實踐中,偵查機關對有些案件捕后變更強制措施很快,甚至存在在執行逮捕的次日或當日即將犯罪嫌疑人取保的現象,在變更之前和變更之后均不通知檢察機關,嚴重違反了法律的規定。
(四)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缺位
目前,檢察機關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缺乏力度。筆者認為,究其原因,一是法律的制定不夠完善。我國的刑事訴訟法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條件、程序均沒有明確、具體的規定,對發現捕后隨意變更強制措施的違法行為如何糾正也沒有規定;二是檢察機關受人力、財力等因素的影響和限制,偵查監督部門將有限的力量投入到審查批捕的職能上,對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的監督無法深入細致開展;三是檢察機關內部還存在不敢監督、不善監督、監督不到位的問題;捕后變更強制措施產生的原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情形屬于因工死亡,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計算
2021-03-21盲人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律師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的基準價如何確定
2021-01-20退休返聘人員出車禍有誤工費嗎
2020-11-30交通事故起訴起始時間是什么
2020-11-23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房產無償贈與孫女收稅嗎
2021-01-19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向壽險公司索賠時注意什么
2020-12-15“私了”事故中證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2-16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青島交通死亡保險公司賠付標準
2020-12-17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保險代理人的代理行為如何認定
2020-12-14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1-01-21關于對保險法第17條規定的明確說明應如何理解的問題的答復內容是什么
2021-01-17當保險人與投保人對于保險合同的條款有爭議時,如何處理?
2021-01-20土地上如何設立承包經營權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