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成立與合同的生效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成立是指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達成了一致,生效是指成立后的合同在法律上得到了肯定性評價,產生了當事人意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使合同獲得了相當于法律的效力。本文介紹了合同成立于合同生效的差別,僅作參考。
一、合同成立后合同就一定生效嗎
其一,合同生效是以合同成立為前提的。即合同不成立就不可能生效,反之一個合同生效了,就意味著已經成立。
其二,合同成立后不一定就生效。合同成立后是否生效,主要分為幾種情況:
①大多數合同成立即生效,也即合同成立與合同生效是同一時間;
②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完成了應當辦理的批準、登記等手續后才生效。
③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生效時間要視所附期限于何時到來,即附延緩期限的合同。
④合同成立后并不立即生效,能否生效要視所附條件能否實現而定,即附延緩條件的合同。
⑤合同成立后效力處于懸空狀態,能否生效要看合同成立時缺乏的生效要件后來能否得到補正,即效力待定的合同。
⑥合同成立后永遠不生效,也即無效合同。
我們重點說說第②種情形:所謂“批準、登記等手續”包括兩類,一是只需辦理批準手續即生效,二是不僅要辦理批準手續,還要辦理登記等手續才生效。
未予辦理相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但只要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辦理了批準手續或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就應當認定合同已生效。
還有一種情況是,法律、行政法規只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才生效。如《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53條規定,城市房屋租賃合同應當“向房產管理部門登記備案”,這種登記的用途是用于備案的,并非是房屋租賃合同的生效要件。換言之,如果房屋租賃合同當事人未辦理合同登記,并不影響該合同的生效,只是不能產生物權移轉的效力。
二、法條原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四十四條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九條依照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批準手續,或者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才生效,在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當事人仍未辦理批準手續的,或者仍未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合同未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合同應當辦理登記手續,但未規定登記后生效的,當事人未辦理登記手續不影響合同的效力,合同標的物所有權及其它物權不能轉移。
合同法第七十七條第二款、第八十七條、第九十六條第二款所列合同變更、轉讓、解除等情形,依照前款規定處理。
符合什么條件合同成立生效
合同生效一定是有效合同嗎,具體應該如何區分
簽訂的合同生效時間能約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
2021-03-12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誤工費賠償需要什么證明材料,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0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經營者使用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還生效力嗎
2021-01-14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什么情況下房屋能夠回購
2021-02-20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存在格式條款嗎
2021-03-14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保險事故發生后轉讓保險利益有效嗎
2020-12-12保險公司如實告知時應提供現金價值表么
2021-01-12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是什么
2021-02-18保險公司賠付達不到死者家屬怎么辦
2021-01-25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后什么起停止支付
2021-03-12保險代理人的業務包括哪些范圍
2020-12-21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有什么限制和原則
2021-01-18土地法知識小輯
2020-11-10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