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與合同必須得公證才能生效嗎
不需要公證也有效,只不過公證后的贈與合同不能隨意撤銷,公證一般是自愿進行的,并非絕對需要。
1.上文已經提到,贈與合同是雙方當事人對于某件物品無償贈與的一種協議,屬于普通的民事法律行為,那么在民事法律行為當中就要遵守的最基本的規范叫做意思自治。所謂意思自治的意思就是雙方當事人都有著意思表示,之后達成了共識就可以簽定合同,合同在雙方簽訂之日起就生效了。
2.那么為什么有些合同需要到公證處進行公證的?因為在公證了之后就表明這個合同的雙方就是已經絕對確定的,并且不受任何其他人的侵犯和影響,這對于合同主體和合同內容的保護是非常有強制力的。所以有的時候為了證明此合同的效力以及防止善意和惡意第三人的侵犯,當時雙方會選擇到公證機關進行公證,但這并不是一個必須的環節,屬于雙方自愿的行為。
3.所以綜上,在贈與合同的過程當中,如果雙方簽字,那么合同就已經生效了,如果雙方愿意到公證機關進行公證的話,法律也沒有禁止,完全由雙方協議決定。
4.不過不管公不公證,贈與合同都必須要符合法律的規范,例如贈與合同的簽訂主體一定要合格,必須是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才可以。18周歲以下的人簽訂的合同是不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的。合同本身的效力就存在著瑕疵,所以是沒有辦法進行公證的,一旦這個合同出現了糾紛的話,合同本身的效力也是有待進一步考證的。
對贈與合同的限制:
1.在贈與合同當中,因為涉及到對于物品的無償給予,所以在給與的內容和方式上一定要符合法律的規定和公序良俗,對于法律禁止的東西,例如毒品,槍支等贈與合同是不生效的。而在道德情理上來講,如果贈與的物品會給其他人造成損害或者是倫理道德所不能接受的情況之下,法律也會對于合同本身的效力作出一定的考量,很有可能本身合同就是無效的。
2.同時贈與合同是一個雙方的民事法律行為,所以必須雙方同意才可以,如果愿意給予的一方想要簽定合同,但是接受的一方不愿意接受的話,此時合同也是沒有辦法簽訂的,就算是簽了字,另一方表示當時是受脅迫或者是威脅的情況之下才被迫接受的,那么此時這種合同也是效力有瑕疵的。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的回答可以得出,在簽署了贈與合同之后并不是必須要進行公證才能夠生效,公正的行為應當是自愿進行的,并不是絕對的需要,再進行公證之后是不能夠隨意進行撤銷的,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產抵押貸款他項權證需要多久
2021-03-12唯一住房能否執行
2020-11-17載運危險貨物的船舶應當經過哪個部門批準
2021-01-24提出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什么
2020-12-05第三人抵押擔保要多長時間
2020-12-21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主合同消滅擔保合同也消滅嗎
2021-03-02遺產繼承方式有哪些
2021-02-24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單位應當如何與員工約定試用期?
2021-03-01年假是按工齡算還是按入職日算
2021-03-06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意外事故證明怎么寫才有法律效力
2021-01-22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保險合同的除斥期間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1-02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