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復議第三人,從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行政復議實踐來看,包括以下幾種:
(1)行政處罰案件中的受害人或被處罰人。如在治安、食品衛生、藥品管理等行政處罰復議案件中,受處罰人不服行政處罰而申請復議,受害人可作為第三人;或受害人不服行政機關處理決定而申請復議,受處罰人可作為第三人參加復議。
(2)行政處罰案件中的共向被處罰人。在同一個行政處罰決定中處罰了兩個以上的違法行為人,其中一人或幾人申請復議,另一部分人沒有申請復議,那么這部分沒有申請復議的人,可以第三人身份參加復議。
(3)在不服行政裁決、行政確權的復議案件中被裁決、被確權的民事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是復議申請方,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作為第三人參加復議。
(4)行政機關因越權處罰被申請復議時,被越權的行政機關可以作為第三人。行政機關超越其權限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被越權的行政機關與此有利害關系,因而,該行為被提起復議時,被越權的行政機關具有以第三人身份參加復議的資格。
(5)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政機關基于同一事實,針對相同的行政相對人作出互相矛盾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相對人對其中的一個具體行政行為申請復議,作出另一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可作為第三人參加復議。因為該案的復議結果將會影響到另一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效力。
(6)其他行政復議第三人。
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不能再申請行政復議,可以在復議決定限定的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法
第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是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決定為最終裁決的除外。
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四條規定:“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并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不管行政相對人是否提起行政訴訟,原則上都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僅僅是例外。
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我國法律規定,行政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限定期限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第三人不服行政復議的內容。若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商業秘密罪處罰怎么規定
2020-12-01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因產品質量提起訴訟如何管轄
2021-01-26離婚財產
2020-12-14夫妻房屋贈與有效嗎
2021-03-12法律法規的變化需要變更勞動合同嗎
2021-02-12房產抵押給我之后被別人起訴保全了如何處理
2021-01-26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用人單位單方面變更工作崗位如何賠償
2020-12-08勞動糾紛調解找誰
2020-12-16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走人行道撞了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5停車開門事故保險賠嗎
2020-12-14保險合同的客體的含義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