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除刑事拘留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刑事訴訟拘留的期限最長為14日,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長為37日。但是,如果發現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律師及其他辯護人有權要求解除強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于被采取強制措施超過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予以釋放、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或者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審查后,根據案件情況報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分別作出處理。一是對需要逮捕的,在拘留期限內依法辦理提請批準逮捕手續;二是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不需要逮捕的,而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直接向院移送起訴;三是在拘留期限內未能查明犯罪事實的,辦理取保候審或監視居住手續,繼續偵查;四是具有刑事訴訟法第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撤銷案件。
以上四種情況均需辦案機關對刑事拘留予以解除。
決定拘留的機關對于被拘留的人,應當在拘留后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訊問的目的是查清事實,防止錯拘。同時也可以及時收集證據,查明其他同案犯,不貽誤戰機。在發現不應當拘留時,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所謂不應當拘留,主要是指以下情形:犯罪行為沒有發生或者被拘留的人的行為不構成犯罪的;雖然有犯罪行為,但依法不應追究刑事責任的;雖有犯罪行為,但不是被拘留人所為的;犯罪行為雖然是被拘留人所為,但該人并不具備法定的適用拘留的情形,不需要拘留的。遇有上述情況的,應當立即將被拘留人予以釋放,并發給釋放證明。
二、在解除刑事拘留時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應當給被拘留人《釋放證明書》,并在該文書中寫明釋放原因。
2、對具有刑訴訟第5條規定情形之一的除釋放被拘留人外,還應撤銷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
3、對機關不批準逮捕的被拘留人應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書。公安機關為需要補充偵查、要求復議復核的應變更強制措施。
以上就是關于解除刑事拘留需要符合哪些條件的詳細說明和介紹,按照我國訴訟法上的相關法律規定,想要解除刑事拘留的話,必須公安機關上報給檢察院,如果檢察院批準不予逮捕的話,公安機關必須立即放人,如果還有其他不懂的法律問題,歡迎隨時咨詢律霸網小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目前允許同性進行婚姻登記嗎
2021-01-09狗被車撞死了屬于交通事故嗎
2021-01-13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2021-02-12房屋可以贈予給非直系親屬嗎
2021-02-0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協商解除勞動合同需要支付補償金嗎
2021-02-14個人獨資企業能否履行合同責任
2021-03-20住房公積金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1-03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投保之后的注意事項
2020-11-16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掛車僅買商業三者險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代理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