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行為會構成偷稅罪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與“稅”這個字眼的聯系也越來越緊密,那么我們的哪些行為會構成偷稅罪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如何能夠準確了解我們的哪些行為會構成偷稅罪將對我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據《最高法院關于審理偷稅抗稅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的有關規定:
第一條納稅人實施下列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偷稅數額占應納稅額的百分之十以上且偷稅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
(一)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
(二)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
(三)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納稅;
(四)進行虛假納稅申報;
(五)繳納稅款后,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所繳納的稅款。
扣繳義務人實施前款行為之一,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一萬元以上且占應繳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定罪處罰。扣繳義務人書面承諾代納稅人支付稅款的,應當認定扣繳義務人“已扣、已收稅款”。
第二條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用于記帳的發票等原始憑證的行為,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記帳憑證的行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
(一)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已經依法辦理稅務登記或者扣繳稅款登記的;
(二)依法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的納稅人,經稅務機關依法書面通知其申報的;
(三)尚未依法辦理稅務登記、扣繳稅款登記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經稅務機關依法書面通知其申報的。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一款規定的“虛假的納稅申報”,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向稅務機關報送虛假的納稅申報表、財務報表、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或者其他納稅申報資料,如提供虛假申請,編造減稅、免稅、抵稅、先征收后退還稅款等虛假資料等。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第三款規定的“未經處理”,是指納稅人或者扣繳義務人在五年內多次實施偷稅行為,但每次偷稅數額均未達到刑法第二百零一條規定的構成犯罪的數額標準,且未受行政處罰的情形。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同一偷稅犯罪行為受到行政處罰,又被移送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依法定罪并判處罰金的,行政罰款折抵罰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房協議”可當買賣合同履行
2020-11-21離婚兩年能要回孩子扶養權嗎
2021-03-03商標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8民事案調解不成怎么辦
2020-11-08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房產中介費支付可能引起的糾紛有哪些
2021-03-14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實踐中 如何認定勞動關系解除的時間
2021-02-18勞動爭議仲裁調解程序的三個階段
2020-12-14他人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免責條款仍舊生效
2020-11-19解除保險合同通知書怎么寫
2021-01-11投保單與保險單不一致怎么辦
2021-01-13抵押權人船舶利益保險條款的承保風險及除外
2020-12-09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2